汝城县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关键做法
多年来,汝城县各级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三级联创”工作目标,着力加强“五好”村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支部分类动态管理”和“农村党员双学双带优异性责任区”专题活动,全方面推进村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很好地处理了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管理松散、作用乏力突出问题,调动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动性和发明性,农村各项工作展现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
实施“农村党支部分类动态管理”,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将全县农村党支部划分为党建示范村、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实施分类指导、定类管理。
一是分类考评。着眼于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建基层基础工作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四个方面,分别细化量化考评标准,形成百分制考评细则。由乡镇党委组建考评组负责日常检验和集中考评。集中考评分为六个月预评和年底综合考评,各按40%和60%计算得分,初定类别。县委组织部负责分类指导和定时抽查。抽查扣分直接从乡镇党委考评得分中实施倒扣,依据综合得分界定农村党支部类别。标准上,90分以上且排名前两名由乡镇党委向县申报“五好”村党支部和“党建示范村”,其它初定为一类村,80—89分初定为二类村,80分以下初定为三类村。依据现有类别,分别制订符合各村实际活动方案、晋类目标及具体方法。
二是动态管理。整个农村党支部考评定类实施动态管理,每十二个月复查,依据复查情况据实晋类或降类。当年内被县委评为计划生育三类村、社会治安黄牌村农村党支部一律初定为三类村,上十二个月度被评为“党建示范村”,一并摘去所授匾牌。
三是严格奖罚。农村党支部分类动态管理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范围。考评结果作为县委表彰“党建示范村”和“五好”村党支部关键依据,作为乡镇党委对村级各项工作综合评选直接依据,并和年底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奖金挂钩。对被县委授予“党建示范村”和“五好”村党支部,乡镇党委给该村1000元、支部书记200元奖励。同时,被评定为一类村以上党支部,在资金下拨、项目安排上给予关键倾斜。对于退类党支部,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当年不得评先评优,连续两年被评为三类村党支部,对所在村支部班子进行调整。
开展“农村党员双学双带优异性责任区”活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充足发挥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主力军作用,今年我县在岭秀、马桥两个乡镇试点开展了“农村党员双学双带优异性责任区”活动。活动关键内容是:坚持因村制宜、科学布局、属地为主标准,结合党员、群众和自然村分布情况,以自然村、组为基础区域进行划分,每个责任区内确定一名以上党员为责任人,组织率领群众开展
“学习政治理论、提升思想素质,学习科学技术、提升致富能力,带头创业致富、率领群众致富”专题活动。
一是明确“四员”责任。乡村两级党组织坚持因村制宜、因时而异、因人有别标准,明确党员“四员”责任,即要求农村党员当好学习宣传员、双带示范员、村务监督员和公共事务员,并深入划分“四员”具体职责任务。如“双带示范员”,关键是带头创业致富,要求每位党员熟悉和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领办创办种养基地和其它致富项目;率领群众致富,要求每位党员联络5户以上农户,经过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资金扶助等多种路径,率领责任区内群众共同致富;促进集体致富,即为集体经济发展提出好思绪措施,组织率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关心支持村办项目,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组织“五星”考评。考评以村为单位,驻点乡领导、驻村乡干部和村党支部委员联合组建考评小组,在乡考评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对所在责任区党员推行职责任务及责任区工作情况逐项考评,组织专题评议。党员考评评议定等划分为一至五星级,其中91—100分为五星级党员,依这类推,60分以下为一星级党轴或不定星级。在一个考评年度内,村党组织定时对党员推行责任区目标任务情况进行检验,立即督促、发觉和处理责任区内存在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创
“星”和定“星”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开,接收群众监督。
三是落实“三个挂钩”。党员考评情况和评选表彰挂钩。乡镇党委每十二个月“七·一”期间对农村党员创“星”、定“星”情况进行通报,评为“五星”级党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择优向上申报评选表彰,在项目资金和信息技术上关键倾斜。党员考评情况和教育培养挂钩。连续两年以上评选为“五星”级党员无职党员列入村级班子后备人选进行关键培养。党员考评情况和班子调整挂钩。对评定为“三星级”有职党员,由乡镇党委安排专员结对帮扶,对评定为二星级及以下党员,采取诫勉、整改、劝退、除名等措施进行处理,是有职党员,从现职岗位上调整下来。
实施“定职责、定待遇、强保障、强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干部队
农村基层党建的主要做法7439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