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采油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和统计方法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抽油机、电动潜油泵油井生产指标统计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抽油机采油井、电动潜油泵采油井。其它机械采油井亦可参照执行。 2 抽油机井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利用率%100 ??????nn nK yz xc ······ (1) 式中: K c—抽油机井利用率, %;?n x—开井生产井数,口; ?n z—总井数,口; ?n y—计划关井数,口。注: 1 、开井生产井数是指在统计期内月连续生产 24h以上,并有产液量的抽油机井;间歇抽油机井有间歇抽油制度,并有产液量的井。 2 、计划关井包括测压或钻井关井;方案或试验关井; 间开井恢复压力期间关井; 油田内季节性关井或压产关井。 有效生产时率%100 ??????D DDf r W rr ······(2)24???TD Lw ······(3) 式中: f r—抽油机井有效生产时率, %;?D r—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日历天数之和, d; ?D w—统计期内统计井的无效生产天数之和, d; ?T L—开井生产井累积停产时间, h。注:开井生产累积停产时间包括停电、洗井、停抽、维修保养、测压停产等时间。 泵效%100 ??Q Q L Sd?······(4)%100 ????Q Q L Sp?······(5) FSnt Q L??60 ······(6) 式中: η d—单井泵效, %; Q S—单井实际日产液量, m 3 /d; Q L—单井抽油泵理论日产液量, m 3 /d;? P—平均泵效, %;? Q S—统计井的 Q S 之和, m 3 /d;? Q L—统计井的 Q L 之和, m 3 /d; F—抽油泵活塞截面积, m 2; S—光杆冲程, m; n—冲次, min -1;t—日生产时间(连续抽油井为 24h ,间歇抽油井按实际生产时间计算),h。注: 1 、泵效大于 80% 和连喷带抽井不参加平均泵效的统计。 2、注水开发稠油井泵效参加统计, 注蒸汽开采稠油井泵效另行统计。 总公司检泵周期计算方法 单井检泵周期单井检泵周期是指油井最近两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生产天数。 a) 因主客观原因停产而未及时上修的井,停产之日即为本周期截止日; b) 油井不出油而未及时作业检泵的井,不出油之日即为本周期的截止日; c) 间歇抽油井的检泵周期按开井生产的实际天数计算,扣除全天关井的天数; d) 新井上抽和自喷转抽井到统计之日为止仍继续正常生产的井,从开抽之日起至统计之日止,若连续生产天数大于全局平均检泵周期,则该连续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连续生产天数小于全公司平均检泵周期,则该井不参加统计; e) 凡已进行过检泵作业的井,若到统计之日止仍继续生产,其检泵周期统计方法: 1) 连续生产天数大于上一次的检泵周期, 则该连续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反之,若本次连续生产天数小于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 2 )凡进行措施如压裂、酸化、防砂、卡堵水、换泵、补孔和动管柱测压等,到措施之日止,若本次生产天数大于该井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本次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本次生产天数小于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日期,措施之后开抽的日期即为下一检泵周期的开始; 3 )措施作业同时进行检泵换泵者,按检泵算。 平均检泵周期???n TT a dP ······(7) 式中: T P—平均检泵周期, d;?T d—统计井检泵周期之和, d;?n a—统计井数之和,口。注:注水开发稠油井平均检泵周期参加统计,注蒸气开采的稠油井平均检泵周期另行统计。 大庆检泵周期计算方法检泵周期是指检下泵投产之日至本次抽油泵装置失效之日的间隔天数。 a) 平均有效检泵周期 T= 单井泵装置投产之日至泵装置失效之日的间隔天数之和/ 统计井数之和; b) 泵装置失效界限 1) 抽油杆、脱接器、油管所断脱之日为有效检泵周期截止之日; 2) 泵被蜡卡、砂卡经热洗、碰泵等措施无法解除或解除后泵装置严重漏失,只有检泵才能恢复生产的井,从发现之日为本次有效检泵周期截止之日; 3) 泵装置漏失( 泵磨损游动凡尔, 固定凡尔和油管漏失), 井口蹩压油压低于 1 MPa ( 连抽带喷井除外), 液面比正常抽油时上升 200 米(经水井水量调正液量上升除外), 产量比正常生产时低 30% 时,为本次有效检泵周期截止之日; c) 凡检泵井一律纳入检泵周期计算,验收不合格井不参加统计; 1) 作业检泵井投产后, 并验收合格井参加统计, 生产数据只要上生产报表,计产就算检泵后投产之日,; 2) 凡进行措施( 压裂、酸化、堵水、补孔等) 的施工井,不参加统计。 d) 因井下泵
机械采油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和统计方法.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