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1—
工业能源、水消费指标
能源消费( B105表、 B105-1 表、 B205表、 B205-1 表)
购进量: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二是经过验收、检验;
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
但是, 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 已经投入使用的, 要计算在购进量中; 使用多少, 计算多少。
“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购进的加工来
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
根据以上原则,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
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
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
经验收发现的亏吨, ( 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 ) ;
借入的,自产自用的, 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 以及加工来料 ( 作价的除外 ) 。
购进量金额: 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金额。其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 ( 含增值税 ) 计算,统计原则、范围与购进量相同。
统计购进量金额要注意:
价值量指标要与实物量指标相一致, 即计算实物量的, 亦计算价值量, 反之亦然;
已验收入库尚未结算,购货发票未到,购进量以实际验收数量计算,购进量金额以货物的上期平均价或合同价格乘购进量计算,待结算后再作调整。
实物量与价值量之一, 如不够一个计量单位, 两者都不填报, 待以后两者都达到一个计量单位时,再同时填报。
能源消费量: 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费;何时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费量。
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
— 2—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耗能工质 ( 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 ) ,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
( 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除外 ) 。
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消费量要统计,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他产品,在
这种情况下, 如果燃料油不计算产量, 那么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也不计算消费量 ( 如果燃料油计算产量,
那么也要计算消费量 ) 。
能源消费合计 : 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燃料、 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工艺用能、
非生产用能。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企业,还要包括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 ( 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
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 。具体包括:
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 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不包括:
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能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
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除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能源消费包括: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工业生产消费: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用
工业能源、水消费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