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针灸戒酒戒毒.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针灸戒酒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酒, 最初是祭祀上苍与先人用的, 后来人们发现酒有兴奋神经的作用, 因此成了人们的宠爱之物。酒文化也由此发展起来。因此,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过量酗酒则有害健康。过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出现呕吐、腹痛及一时性精神错乱;中毒过深,能造成呼吸、循环中枢麻痹,甚至死亡。长期大量饮酒,发生慢性酒精中毒,会导致智能衰退,甚而发展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酗酒还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食管炎、肝病、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有关。据统计,酗酒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七倍,食道癌、胃癌及肝癌等在嗜酒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酒依赖、酒中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中医戒酒
目前, 国际上多采取行为疗法、替代疗法以及其他的一目前, 国际上多采取行为疗法、替代疗法以及其他的一些方法戒酒, 有的国家则发布强行戒酒令, 但收效均不大。西医对因饮酒所致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50%的葡萄糖, 而对于预防酒醉、治疗宿醉及酒后的保健药物仍然很缺乏。而中医药方法用于戒酒, 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学认为, 慢性酒精中毒者多里蕴湿热, 嗜酒过度则酒食助湿生热, 而酿成痰浊。痰浊可以上扰清窍、神志迷乱、烦躁不宁、谵妄。《脾胃论·论饮酒过伤》中认为:“酒性大热,
伤元气。”湿热之邪上蒙清阳, 则头晕、头昏重、失眠, 甚至出现幻觉、错觉。可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及脏腑偏盛偏衰, 使体内平衡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酒是一种麻醉剂 , 是新神经物质 , 长期饮用可产生酒依赖。酒依赖者中有部分在中断饮酒后会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被称为戒断综合征或酒精依赖综合征。
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有:
  1. 依赖者对酒的体验:在开始饮酒后很快就体会到心情愉快,酒后话多,感到紧张疲劳等全消。正是在这种体验的支配下不间断地每日饮酒,个人对酒的渴求越来越重,断饮就可出现戒断综合征。
2. 心理依赖:即是对酒的渴求,这种渴求的程度随饮酒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大,以致断饮即会出现戒断现象。为了满足渴求心理,免除戒断现象出现,会出现四处找酒喝的行为。
  3. 躯体依赖:当断饮时出现戒断综合征即已形成躯体依赖。这时断饮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为满足渴求,不出现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依赖者可不顾及时间、地点及周围情况等而饮酒。重者把饮酒变成了一切活动的中心,此时给人的印象是病人的人格已发生了变化。
4. 戒断综合征:早期表现为焦虑、抑郁、恶心、呕吐、纳差、发冷、出汗、心慌、脉频不齐、眠差、恶梦、部分有高血压;随着进展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5. 耐受性:为了达到初期饮酒的良好体验,饮酒量在逐渐增大,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随中毒程度的加深和年龄的增大,酒量又逐渐减少。病人常想处于醉酒状态,可出现不讲卫生、不关心周围及家人的表现。
6. 躯体并发症:酒精对全身细胞均有毒性,除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有损害外,对肝胆、胃、心、肾等亦有损害。全身营养不良常见。
戒酒方法
针灸戒酒
针刺可缓解戒断症状, 减轻焦虑、

针灸戒酒戒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