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姓名:李志强
学号:201672182
·院系: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地质工程
指导老师:李涛
职称:副教授
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1引言
·2地质背景
3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
4盆地成因机制
5油气意义
6认识
1引言
地貌学及构造单元划分
渤海湾盆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辽河平
原南部和渤海海域。盆地东部以郯庐断裂为
界,断裂以东为辽东一胶东隆起区,盆地西
北部与辽西一燕山隆起区相邻,西部为太行
山隆起区,南部与鲁西隆起区相邻,面积
20×104km(×104km2,滩
×104km2,海域面积50
图1-1渤海湾地区油气藏及构造单元划分(李春
光,2006
1引言
地貌学及构造单元划分
盆地主要是分为十个Ⅱ级构造单元,七
个坳陷和三个隆起
靠近鄰庐断裂的辽河坳陷、渤中坳陷
济阳坳陷和昌潍坳陷称东部坳陷区;远离郯
庐断裂的黄骅坳陷、冀中坳陷和临清坳陷称
西部坳陷区
在盆地西部有埕宁隆起、沧县隆起和内
黄隆起,对坳陷起分隔作用
图1-1渤海湾地区油气藏及构造单元划分(李春
2地质背景

·22沉积发育史
23地层层序
2地质背景

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学形态,主要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渤
海湾盆地第三纪以拉张断陷为主要活动形式,内部表现为半
地堑和地垒结构。
盆地内部划分为七个坳陷和三个隆起
广泛发育新生代的沉积地层,新生代构造运动大体经历了
拉张断陷、强烈断裂下陷和区域性坳陷三大阶段,对应于构
造运动形成了孔店一沙四期旋回;沙河街-东营期旋回和馆
陶-明化镇期旋回
2地质背景
22沉积发育史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复式叠加型沉积盆地。具有多旋回、多层系和
多油气藏类型的含油气盆地的特色。其沉积史可划分以下几个时期
(1)晚元古代(震旦亚代)准地槽沉积发展时期: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
巨厚沉积
(2)早古生代(下寒武世一中奥陶世)地台沉积发展时期:碳酸盐岩为
主夹少量泥质岩和蒸发岩的沉积
(3)晚古生代(中石炭世一二叠纪)地台含煤建造沉积发展时期:中石
炭世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地层;二叠纪后期的海西运动,使全区变
为山区
(4)
生代断陷与坳陷沉积时期∷渤海湾盆地的中、新生界剖面
内可能有过多次“断一坳型”沉积发育阶段。侏罗世、白垩世、第
纪各为一次断陷-坳陷发育期
第四期只有第三纪-第四纪的断-坳盆地在渤盆地区保存得比较完
2地质背景
23地层层序
制面
岩性描述
渤海湾盆地下部基底为太古代
元古代的花岗片麻岩基地,受到燕
山运动的强烈改造,整个中生代的
地层缺失严重
广泛发育第三系沉积地层,第三
系沉积构造演化具多旋回性,目前
油气比较聚集部位有七个层段,其
中以下第三系(古近系)为主要生
油层,尤其以沙河街组三段
(E
沙河街组一段(B3s1)
最为重要
图2-1渤海湾盆地地层查糕图(胜利油田研究
院198)
花岗片麻岩
2地质背景
23地层层序
区内的主要生油地层(第三系)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如下
古近系:始新统孔店组(B2k)
渐新统沙河街组(B3s)
渐新统东营组(Byd)
新近系:中新统馆陶组(Mg)
上新统明化镇组(M2g)
2地质背景
23地层层序
始新统孔店组(B):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以红黑红和粗细粗的特点划分为
个段。孔三段和孔一段为红色泥岩和砂岩,含砾砂岩互层;孔二段为深灰
黑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砂岩,以火山碎屑含量低为特征。
渐新统沙河街组(B3):划分为四段,沙四段分布局限,中下部以暗紫红
色泥岩,砂砾岩组成的红层。上部为灰色,灰绿色兰灰色泥岩、油页岩生物
灰岩部分地区有膏岩、盐岩及红层;沙三段分布广泛以厚层暗色生油岩系为
特征发育的深湖相沉积,夹油页岩及不稳定的砂岩体;沙二段湖盆收缩变浅,
水质变淡,发育一套淡水浅湖相粗碎屑沉积。以绿灰色、灰-深灰色泥岩与
砂岩互层为特征砂岩含砾,为渤海湾油区主力油层之一;沙一段因水域再次
扩大,分布较广,边缘地区超复在前笫三系之上。海域的沙一段特殊岩性段,
以灰,深灰色泥岩集中的夹有油页岩,灰岩,白云岩,生物灰岩,鲕粒灰岩
薄层为特征。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