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清朝晚期文化1.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 清朝晚期文化(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西学热”的出现。
    2.严复及其译著。
    3.科学技术的成果。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龚振磷、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等人的成就。
    4.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改革。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科举制的废除。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特点与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关系,使学生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寻找严复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及稍后的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能力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理清近代前期思想发展脉络,培养学生依据基本史实形成事物发展概念的能力和探究历史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与中国社会变化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增强唯物史观的教育。
2.通过严复、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等人的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先进人物始终不忘救国和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的赤子之心。增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受到继承并发扬先辈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
    2.清朝晚期的教育改革。
    (二)难点
    1.严复译《天演论》的作用。
    2.《奏定学堂章程》。
    (三)解决办法
    1.“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内容,教师可将清朝晚期时期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分为五个层次,即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冯桂芬、王韬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大力宣传西方政治制度和维新变法主张的维新派,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等。了解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的背景和思想发展的轨迹——工艺技术十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从而启发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分析思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分析思想主张的提出及其历史作用。
    2.严复译《天演论》的作用,教师可用阅读法与谈话法,引导学生结合19世纪末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的时代特征,分析《天演论》中的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得出《天演论》的作用是企图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破除封建意识,唤起民族警觉,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天演论》的出版,震动了中国思想界,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天演论》的内容分析,使学生提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能力。
    3.清朝晚期的教育改革,主要抓住改革的三个环节,即新式学堂的建立。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的变化。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推行新学制,说明自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发展得到了确定。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要重点引导学生同时代特征相联系,分析、认识其社会意义。
4.《奏定学堂章程》。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20世纪初封建科举制

高一历史清朝晚期文化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35 KB
  • 时间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