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关键词:大学生、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数据库、信息获取、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文献检索》课程学完了,这个学科课时虽短,但其实用性不可小觑。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今后学习和生活有用处的知识。在学习《文献检索》前,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章的搜索,我基本上是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来完成的,但检索的文章不仅在数量上少,而且专业性差,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对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我学到了internet公用检索工具和多种经典数据库的应用方法,三大索引(sci、ei、istp)、专利及其文献的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荷兰elsever sdos等检索工具,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可追朔到1974年美paul zurkowski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其中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素养将是国家的目标。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弄清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具有如何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你具备了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能力,那么,你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普遍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内容应包括:①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关工具,如计算机、软件等;②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查找、检索方法;③社会结构素质,掌握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过程,如发表学术著作的过程(同行评议等等),信息机构与用户(服务对象)的关系;④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学的研究;⑤出版和传播信息素质,能利用文本或多媒体出版研究成果;⑥信息道德,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1]
下面来参考一下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交流技术协会为大学生学习而研究制订的信息素养标准:
标准1、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有效地确定信息。
标准2、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标准3、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
标准4、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寻求与个人兴趣有换的信息。
标准5、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鉴别文献和对其信息的创造性表达。 标准6、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标准7、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族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8、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践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学行为。
标准9、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在集体中参与跟踪和生
产信息。[2]
从这些大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草案来看,提高信息素养要从多途径培养,学生要对信息素养
文件检索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