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
1.热流密度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A 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
()
(A)q=φA(B)q=φ/A(C)q=λφ(D)q=hφ
2.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A)不变(B)提高(C)降低(D)随机改变
,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A)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B)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C)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D)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
? ()
(A)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B)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C)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D)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 ()
(A)切线方向(B)法线方向
(C)任意方向(D)温度降低方向
? ()
(A)出现温差(B)出现临界热流
1 / 12
(C)促进传热(D)没有影响
,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 ()
(A)温度场(B)温差
(C)等温面(D)微观粒子运动
,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A)直线(B)双曲线
(C)抛物线(D)对数曲线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22W/(m.
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A) 220m(B)22m(C)(D)
? ()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B)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情况。
(C)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D)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
,已知三层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20℃,三层热阻之比Rλ1、Rλ2、R
λ3=1:2:3,则各层的温度降为()
2 / 12
(A)60℃、40℃、20℃
(B)70℃、40℃、10℃
(C)20℃、40℃、60℃
(D)10℃、40℃、70℃
。()
(A)放热系数(B)传热系数(C)导热系数(D)导温系数
,导热系数λ
1=63W/(m.℃),内表面温度为140℃。今采用玻璃棉垫料保温,λ
2=/(m.℃)。若要求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不超过50℃,且蒸汽管道允许的热损失q
l=50W/m,则玻璃棉垫料保温层的厚度至少为()
(A)41mm(B)54mm
(C)91mm(D)104mm
()
(A)互相相交(B)互不相交(C)互相相切(D)不定
,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
(A)肋壁效率(B)肋化系数(C)肋片效率(D)无明确的专用名称
?()
(A)Bi(B) Fo(C)Re(D)Pr
,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3 / 12
()
(A)传热系数K
(B)吸收率α
(C)xx数Pr
(D)传热系数h
()
(A)Nu=f(Re,Pr)(B)Nu=f(Gr,Pr)
(C)Nu=f(Re,Gr,Pr)(D)Nu=f(Bi,Fo)
c是:
()
(A)从过冷沸腾过渡到饱和沸腾的转折点
(B)从自由流动过渡到核态沸腾的转折点
(C)从核态沸腾过渡到膜态沸腾的转折点
(D)从不稳定膜态沸腾过渡到稳定膜态沸腾的转折点
,汽泡内的压力大于汽泡外液体的压力,主要由于下列哪个?()
因素造成的 重力(C)浮升力(D)传热温差(A)(B)表面张力 :()
全部由已知量构成的准则(A)包含定型尺寸的准则(B) / 4 12
(C)含有待求量的准则(D)待定准则
? ()
(A)提高流速(B)增大管径
(C)采用入口
传热学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