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研究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副连、 kelefe 、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 2005 年 1 月 14 日至 1 月 17 日在梅
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一些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调查报告如下: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前言:
2005年1月14日至 1月17日,我们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实地考察了棣华居、锦华 庐、联芳楼、南华又庐、花萼楼、泰安楼、承德楼、万秋楼等客家民居建筑。梅州的客家 民居现今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龙屋,以梅县的南口镇最为集中。这些旧屋因 长年失修已破败不堪,其中居住着因无财力而无法搬出围屋的老人与小孩,他们以耕田为 生活依据,生活贫苦;此类举例:品一公祠
2、家中生活比较富裕,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更有甚者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 为酒店茶馆以此揽客。我们从建筑学角度认为此举不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亦糟 践了客家的民族文化。这种问题在全国旧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如江南园林的原有意境保 修问题;举例:泰安楼、万秋楼、承德楼
3、因建筑结构典型且完整而被多方学者考察测绘,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无论对建 筑界、考古界还是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笔珍贵的宝藏。只是可惜老屋的主人亦认识到房屋 的价值,自行加收了 2元到 5 元不等的门票;举例:棣华居、联芳楼、南华又庐
4、政府收购老屋周围的农田,兴建以此屋为主题的“保护公园”。原建筑依原样 修复并仍有原居民居住。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既能保护旧建筑的又能传扬客家文化,但其中 因生活贫困而无法搬出的居民只得到少量的补偿,且因此失去了农田也就是失去了稳定的 生活来源,着实令人担忧;举例:泰安楼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缘的亲情也在不断被冲淡。新一代的 客家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城市,向往一切新生事物,族群聚居的古老围屋渐渐 空旷荒芜。社会的繁荣安定,也决定了以防守为目的的客家围屋必须退出历史舞台。但前 人留下的宝藏不能在我们手中被摧毁埋葬,不管是为了保存悠久的客家文化,还是为了保 持城市的延续性,抑或是……我们都得保证这份宝藏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供子子孙孙瞻 仰,回忆。
关键词:梅州 客家 民居 建筑 围龙屋 土楼 围屋
基本路线与行程 2005年1月14日
下午三点到达梅州火车站,休顿片刻之后,首先参观了位于梅县新县城的一座围 龙屋一一济济楼,以及济济楼对面正在修建的集客家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现代化围屋一一大 新城围龙居。紧接着来到了梅县程江镇夏万秋村的万秋楼一一已被台湾一老板购买并改建
成为酒楼。
2005年1月15日
中国围龙屋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广东省梅县,而南口镇侨乡村是最典型的一个村
落,这里的客家围龙屋保存得最多、最完整,我们在车上一路过来就能看到散布在山脚那 一座接着一座的围龙屋和杠式围楼,而且南口的民居大都以“庐”命名。在当地人的指示 下,我们找到了侨乡村远近驰名的"屋中屋” 南华又庐,还参访了南口其它比较有地
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如锦华庐、塘肚村最古老的品一公祠(具有 300多年历史)等。随后
经过艰难的问索参访了梅县白宫镇新联村中西合璧的联芳楼和典型的围龙屋建筑一一棣华 居。
2005年1月16日
梅州市大埔县位于韩江中上游,东连福建平和、北接福建永定,因此这里的客家 民居比起梅县的来要更有特色。事实上,大埔的客家民居已经综合了福建客家和梅州客家 的建筑特色,这里民居建筑形式多样、种类齐全,被誉为“客家建筑大观园”。
很遗憾,由于时间(一天)和路程(从梅县到大埔的大东镇有一百多公里)的限 制,我们翻山越岭急匆匆地参访了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的花萼楼和湖寮镇县城龙岗村的泰 安楼,其中还在回途一栋颇具特色的“上下门楼”一一景足东南民居前停留了片刻。
2005年1月17日
这天主要行程是观光。下午到达梅州城区东山小溪 唇的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在人境庐旁边发现了一座颇具特色 的客家民居“恩元第”。它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正门并不 是开在建筑物中轴线上,二是在其左边,从下天井右边深入
还别有洞天,竟然还存在另外一个上下堂,建于“人境庐” 之后,由于空间上要配合人境庐,或者是家族扩大的需要, 只能在人境庐之后建房,这样无规则形状的建筑在梅州并不 常见,傍晚我们到已经改装为围龙屋(星园)酒店的承德楼 考察。与此同时我们的梅州之行也就此告一段落。
梅州地理概述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
邻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 县,西北接江西省寻邬县,西面连广东省 河源市的龙川、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 尾市的陆河县、揭阳市的榕城区、揭西县 相接,东南面和潮州市潮安县、饶平县相 连。全境“七山二水一分田”,素有“文 化之乡、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