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时写的文书,或有关部门和领导机构按法定程度和工作需要向特定会议所做的报告,统称工作报告。共青团中央中常用的报告可分为会议报告、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3种类型。
(1)会议报告。即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进行到某一阶段,向某种会议就工作状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等所做的报告。如团代会、少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会议或一个单位全体成员大会上的报告等。会议报告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回顾本部门、本单位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工作,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方针、任务和措施,提交会议讨论、修改和审定。这类报告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和号召性。报告的内容要全面充分,思路要清晰,观点明确统一。要将本单位的工作情况研究透彻,做充分的调查;文章要结构清楚,条理分明,详略适当,思路连贯;要讲究遣词造句,语言准确。(2)情况报告。即下级同上级反映情况的报告。有如下几种类型:①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到一定阶段时,向上级汇报情况,下情上达,使上级单位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成绩与不足,困难与问题,及下一步打算等,以便能及时得到指导与支持。在写法上与会议报告类似;②就某一项专门工作而写的专题报告,在写法上除了写过程的结果外,重点应放在取得成绩和总结经验上;③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单位发生的或与本单位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报告。这类报告写法自由,以陈述情况为主,郑重于写清楚事情的原委、性质和自己的看法,也可提出处理这一问题的意见,供有关领导参考。写这类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所反映的情况要调查核实,以免失实;②简明扼要,加以筛选、剪裁,不可啰嗦;
③以叙述情况为主。(3)答复报告。这是下级机关回答上级机关询问时的一种报告。其主要特点是上级机关询问什么,下级机关回答什么,一般不涉及上级机关询问以外的情况。撰写答复报告,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把问题说清楚即可。第二篇、汇报报告格式范文
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报告的格式范文
【公文写作】报告格式、范文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
用的公文。
一、报告的使用范围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
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军队的公文处理规范中,
都规定了这个文种。其适用范围,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些区别。请看这四个大机关对报
告下的定义: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党的《条例》)中规定:报告,“用于向上级
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人大《办法》)中规定:报告,“适用于报告
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答复询问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
法》)中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军队《条例》)中规定:“向上级机关汇报工
作、反映情况和意见建议,询问用“报告”。从以上定义可以发现,四大机关的报告,均是上行文。其中,党、人大、军队三家的报
告,都规定了四项用途,包括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等。惟独
政府的报告,只有三项用途,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而没有“提出建
议”这个功能。实际上,在xx年发布的行政《办法》之前,也曾有“提出建议”的功能,
只是在新的行政《办法》中取消了。承担这一功能新增加了文种:意见。因此,“意见”这个
文种多了一个上行文的用途。(节选自《应用写作》xx年第11期《浅谈报告的适用范围和
写作要求》)
二、报告的特点
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
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
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
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报告时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项行文.
: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是事后或
事中行文.
: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
工作报告 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