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概况
给水管网运行管理的目的是安全可靠地将符合水量
水压、水质要求的水送往每个用户,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给
水系统的运行成本,保证给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供水管网主要依赖人工进行管
理,特别是中小城市,这种人工管理机制有力地保证了城
市工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但随着城市经济建设速
度的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加大,供水管网不断地进行着改
建和扩建,其复杂程度日益加深。仅仅依靠人工经验管理
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
出现管网水量漏失、管网事故频繁发生、管网运行不合理
等问题,这已经直接影响了用户用水,制约了城市经济建
设发展的金城。
供水管网漏失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现象。漏失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给供水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
济损失。就我国供水管网而言,为数众多的应该“退役”
的管线还在运行,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据最近
中国供水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均达到28%,中小城镇的管网漏失率更是高达35-42%
有的甚至超过了50%,远大于经济发达国家
单位比漏水量统计表
国家中国意大马来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匈牙
漏水量
国际水协会“漏损控制专项工作组”在20个国家的27
个供水系统,选择了最好的施工、维护条件下测定得到了
供水干管基底(不可避免)漏失水量的平均值(升接户管/日)。
其数值与干管上接管密度和水压有关。其数值详见下表。
供水干管基底(不可避免)漏失水量统计表
干管接户管密度
管网平均水压(水头,米)
接户管数/公
里干管)
40
60
100
112
170
100
110
21
82
100
20
5
国家建设部以公告第59号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
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92-2002),自2002年11月1
日起施行。我国漏损控制指标定义为
漏损率=(管网漏损量/供水总量)x100%
并将漏损率确定为12%
2管网漏损的规律
从定性的角度讲,管网的漏失水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析其成因是:首先是这种管径的管道在整个管网中所
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温度应力和水锤效应对小管径管道的
影响要大一些;而且小管径管道埋深一般较浅,地面荷载突
然变化(如过载重车辆)时容易引起道路的变形,从而引起
管道接口的破坏漏损。另外,小口径金属管道的壁厚较薄,
同样的使用条件,其腐蚀深度所占整个壁厚的比重就大,因
此寿命周期相对较短。同样的水压和使用期限条件下,小口
径管道比大管径管道的漏失严重
管网漏损及解决的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