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川崎病演示文稿.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MCLS )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
川崎富作先生
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Dr Tomisacu Kawasaki
(川崎富作医生) 用日文首先报道(1974年用英文首次报告了50个病例),因此国际上称之为川崎病。
1961年发现全世界的一例
1962年下半年报告了7例
1967年3月报道了50例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
概 述
目录 / CONTENTS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制
诊断学
1
2
3
4
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和种族差异。新近资料显示,以5岁以下儿童为统计对象,KD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和欧美国家缺少全国性的调查网络,不同地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报道均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流行病学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发现KD 所具有区域性流行、明显季节性、疾病自限性以及高发于婴幼儿而成人罕见的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感染有关,高度提示KD 的病原是一种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免疫系统高度活化导致的血管炎损害已得到公认。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病因学
1. 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均可能引起,但缺乏直接证据证明。
2. 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细胞因
子分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间质基
质金属蛋白酶(MMPs) 表达异常等,造成血管壁损伤。
3. 遗传学背景: 存在易感人群。因为KD在亚裔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白种人群;家族发病率1%,双胎发病率13% 。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发病机制
川崎病临床和病理分期
分期
病程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I
<10天
发热、结膜炎、皮疹,口腔改变、淋巴结肿大
急性冠A周围炎,冠A和主A的微血管炎;全心炎;房室传导系统的炎症
II
12-28天
激惹、蜕皮、心脏表现(心包积液、瓣膜返流、心力衰竭,CAA)
冠A全血管炎;CAA出现,冠A闭塞和血栓形成心肌和心内膜炎症则减退
III
28-45天
恢复正常,或持续心脏表现
冠A亚急性炎症,CAA继续存在但炎症程度减退
>50天
正常,或持续心脏表现
瘢痕形成,冠A钙化、冠A腔狭窄或血管再通;心肌纤维化而无急性炎症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诊断学
四肢变化
发热
眼结膜炎
口腔黏膜病变
多形性皮疹
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临床表现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100%患者
体温>39℃
热程10-14天至少>5天
少数病人≥3周或<10天
可有体温退后1-2天复升,或3次反复
发 热
川崎病临床表现
鄂州市中心医院
EZHOU CENTRAAL HOSPITAL

川崎病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8.74 MB
  • 时间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