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孩子独处不是坏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孩子独处不是坏事
  父母的确可以是幼儿极佳的玩伴。一般而言,父母参与幼儿的游玩,对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有极大的协助。然而,除了和爸爸妈妈的一起玩之外,幼儿也需要一些独处、独玩的时间。于其中,幼儿自主自由地设计自己的玩法,规划自己的游戏,享受自己的玩耍。
  幼儿的独玩就同成人的独处时光。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轻松愉快地安排自己玩的步调,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独玩时,幼儿充分地与自己在一起,不需紧紧地在意着大人的眼光,而能深刻体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就如同成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报、读书,不受到干扰,因为这是可以沉思的时刻。当幼儿独玩或独处时,他尽情且专注地与他的玩具交谈、互动,和他自己在一起。
  幼儿独玩的能力
  每个人与生俱来有独处的能力。
  当婴儿身心舒服时,他常能自己伊伊呀呀地发出声音,玩弄着自己的手脚,或尝试运动着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婴儿独玩的时刻。虽然我们无法确实得知他想着些什么,但不难发现,他愉悦地享受着与自己玩。当婴儿学会爬,学会走,他的玩乐开始扩展到自身外的空间与物品,他使尽所拥有的运动能力,摸弄(甚至尝尝)他触及到的物品,专注地探索着外物,直到他“玩够”了,他自主地移向下一个目标,继续探索。
这过程中,他逐渐认识且熟悉自身以外的“世界”,满足且愉快。由这些经验,显而易见的,不经教导,婴幼儿自然地能够独处、独玩,甚至可以说,“独自思考”。
  三岁的幼儿,累积着前三年的探索经验,此时他所运用的能力不仅是肢体、动作,还有他的机灵心智。即使是一个熟悉、简单的物品,他也总能把它玩起来,设计出一个他喜欢的游戏。有个妈妈说起她三岁的女儿玩一根吸管,玩了一下午。这女孩把吸管往上丢,追逐着吸管落下的方向,然后捡起来,再往上丢,重复这一丢、追逐与捡起,她玩了一下午,开心了一下午。这成人看来简单又“无聊”的吸管游戏,却是幼儿与吸管的充分交流的过程。在这玩耍中,幼儿感受到细长吸管的轻飘飘,体会到自由落体的神奇,发现了空气流动的美妙,很重要的,她充分地享受着自主的愉快与自信。如果每一个父母有机会静静地欣赏幼儿独玩的过程,不难发现,幼儿的独处及创作游戏的能力比起成人是有过之无不及。
  幼儿独玩的意义
  独玩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如同独处对成人的意义,在独玩时,幼儿确实地、完全地与自己相处——认识自己,感受自己,统整自我。幼儿独玩时,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幼儿自己想办法,尝试各种办法解决问题,自己着手实践,这是培养独立自主及自信心的重要机会。
当幼儿游玩时,我们常看到他专注地与玩具对话,自问自答,此可谓是“编剧”的开始,如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曾说:“自言自语是文学的起源”。幼儿独玩时,即是其个人文学的发源。他的一连串自语往往蕴藏着一个叙事或抒情的故事(或戏剧),不论是他真实生活的反映或幻想的编织,这是幼儿自我的真实展现,包含着他的情感与意见。相反的,在与他人(尤其与成人)互动时,幼儿的思绪与行为表现往往交杂着他人的意见,较难完整地随着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发挥。
  幼儿的独玩是幼儿内心专注的时刻,如同成人静静的阅读或专心的进行一件事。不论幼儿是活泼、激动的跳着或安静地涂鸦,此时他是专注的。
  幼儿独玩时,父母怎样配合
  许多尽责的父母背负着协助幼儿充分发

孩子独处不是坏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1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