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具有地理分布的区域性,明显的季节性和
自然疫源性等特点。
分类:
寄生虫病
原虫病
线虫病
吸虫病
绦虫病
阿米巴
疟疾
弓形虫
蛔虫病
蛲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血吸虫病
布氏姜片吸虫病
丝虫病
猪带绦虫病
猪囊尾蚴病
棘球蚴病
?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
夺取营养:营养不良和贫血
?
机械性损伤:增生、梗阻
?
毒性作用:
嗜酸性脓肿和肉芽肿
?
变应原作用:
变态反应和免疫缺陷
寄生虫病的一般病理表现
1
、嗜酸性细胞浸润
2
、结核样肉芽肿形成
3
、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
4
、组织破坏或压迫
5
、病变组织中见虫体或虫卵
★病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原虫主要寄生在结肠
★临床多表现痢疾症状,常称阿米巴痢疾
★病变特点:组织液化坏死为主
★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肠外阿米巴:肝、肺、脑
★流行与分布:全球分布,热带、亚热带为主,
我国多见于南方,但在夏季也常见于北方
一、肠阿米巴病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经口感染入侵结肠壁引起的寄
生虫病,以腹泻(暗红色果酱样伴腥臭的粪
便)、腹痛为主要症状,又称
阿米巴痢疾
(
amoebic dysentery
)。
病因: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阿
米
巴
原
虫
大滋养体
小滋养体
滋养体
包囊
------4
核包囊
----
传染阶段
脱
囊
----
致病阶段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模
式
图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模
式
图
新鲜粘液便样本中直径
20-50
μ
m
,伸出伪足捕捉红细胞的滋养体
4
核包囊,
12-15
μ
m
,球形
感染的基本过程
发病机制
胃和小肠上段
耐受胃酸
小肠下段
碱性脱囊
增
殖
结肠
抵抗力下降
功能紊乱
侵入肠壁粘膜
植物血凝素和
黏附与细胞膜糖
萼中的半乳糖或
乙酰氨基半乳糖
胺受体结合
吞噬红细胞
和组织细胞转
变为大滋养体
分泌打孔肽和
多种蛋白水解酶,
溶解细胞和组织
形成溃疡
阿米巴血吸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