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二化学知识点电离平衡
高考复习正在紧张进行中,小编整理了高二化学知识点电离平衡,供考生参考!!
一、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判断电解质的关键要看该化合物能否自身电离。如NH3、SO2等就不是电解质。
3、电解质的强弱要看它能否完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时),与其溶解性、导电性无关.
4、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如NaCl、BaSO4等,共价化合物部分是强电解质如HCl、H2SO4
等,部分是弱电解质如HF、CH3COOH、HCN、HNO2、H3PO4、H2SO3、H2CO3、HClO、NH3H2O等,
部分是非电解质如酒精、蔗糖等。
二、电离平衡
1、弱电解质才有电离平衡,如水:2H2O =H3O++OH-。
2、电离平衡的特征:等(V电离=V结合0)动(动态平衡)定(各微粒浓度一定)变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温度越高,浓度越小,越有利于电离。加入和弱电解质具有
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能抑制弱电解质的电离。
4、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如:HCl=H++Cl_ NaHSO4=Na++H++SO42-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级数越大越困难;且各步电离不能合并。如:H3PO4 H++H2PO4- H2PO4- H++HPO42- HPO42— H++PO43-
三、水的离子积(Kw)
1、由水的电离方程式可知:任何情况下,水所电离出的H+与OH-的量相等。
2、Kw=c(H+)c(OH-),25℃时,Kw=110-14。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
四、溶液的pH
1、pH=—lg{c(H+)},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5℃):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 pH=7 ,酸性溶液:C(H+)C(OH-) pH7, 碱性溶液:C(H+),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减小1,相当于C(H+)增大10倍。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或点滴板)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粗略确定溶液的pH。注意: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会稀释待测液,但不一定产生误差,如中性溶液),pH读数只能取整数。(要精确测定pH,应用pH计)
3、pH的有关计算:(1)不同温度下纯水或中性溶液的pH:只有25℃才是7,其余温度用
条件计算 (2)强酸、强碱溶液的pH (3)已知水所电离出的C(H+)或C(OH-),求
溶液的pH:需要分溶液显酸性或碱性进行讨论 (4)强酸与强酸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H+),
再算pH;强碱与强碱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OH_),再求c(H+),pH。[注意:绝对不能先直接求c(H+),再按之来算pH] 经验公式:已知pH的两强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小+0。3;
已知pH的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大—0.3。(5)强酸与强碱混合,要先判断谁过量,溶液显什么性质,再去计算 (6)溶液的稀释问题
4、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有关问题:对于c相同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弱酸的pH较大;对于pH
高二化学知识点电离平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