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约翰逊
首届普利茨克奖得主
建筑师的背景
·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1906~2005),美国建筑师,百
变风格。他不将理论视为可以固
守不变的教条,更不将具体的处
理手法或风格视为创作的前提,
始终探求着新的突破,不停地改
变着某些理论主张与设计手法。
有人认为他始终站在建筑运动的
前沿,探寻方向,充满着以急剧
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求新精神
和创造活力,也有人说他随机应
变、自相矛盾。总之,倍受争议。
建筑师的背景
他首先是现代建筑的宣传者
之后是密斯派;后走新古典
主义道路,使建筑充满人文
主义的古典意味;之后又与
伯吉合作,探求富于形象的
求变,他否认自己是后现代
者,却实际上是后现代主义
真正的精神支柱
建筑师的背景
他是格罗皮乌斯的学生,崇拜柯布西耶,与赖特交往颇多
但他认为柯布西耶“居住的机器”、密斯“少即是多
赖特“水平线就是生命线”、路易斯·康“我问砖它想成
为何模样”等等信条都是“独特的谬论”。对格罗皮乌斯,
他更是说“他是谁?从任何角度上讲,他是谁?
DEAN OF
AMERICAN ARCHITECTS
EARlY successes
ⅢⅢ
shouldnt bother anybod
Ⅲ
because it happens to
absolutely every body
Inducted 19gl
水晶教堂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
院。这座水晶教堂距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水晶宫”有
130年。水晶教堂落成后,舒勒牧师高兴地说:“上帝喜欢
水晶教堂胜过石头建造的教堂。”
水晶教堂
水晶教堂是一个由白色网状屋
架和反射玻璃构成的大空间。
为使大厅每一个座位都对着并
尽可能靠近圣坛,把古典十字
形教堂平面改造成四角星状
圣坛占一角,其他三角为座位
挑台。中间矩形为座池。
水晶教堂-平面图
水晶教堂-剖面图
A
■下
界
水晶教堂
菲利普·约翰逊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