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
维生素B6是所有呈现吡哆醛生物活性的3-羟基-2-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是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其磷酸化形式是氨基酸代谢过程的辅酶,如转氨酶的辅酶。
在19世纪时,糙皮病(pellagra)除发现因烟硷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也会引起小鼠糙皮病,后来此物质在1934年被定名为维生素B6,直到1938~1939年才被分离出来,并定性及能合成出维生素B6。
(一)结构与性质
1、结构
维生素B6有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三种形式。
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遇光或碱易破坏。
2、性质
食品学院
(二)体内代谢
维生素B6在小肠上段吸收,80~90%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中,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为其活性形式。
食品学院
磷酸吡多醛(PLP)参与涉及氨基酸的各种反应,包括转氨基作用、α-和β-脱羧作用、 β- 和γ-消除作用、消旋作用和羟醛反应。
(三)生理功能
1、参与体内的转氨基作用,促进非必需氨基酸的转化。
食品学院
2、参与脱羧基反应,形成活性胺
食品学院
维生素B6催化的α-脱羧基反应可以生成多种活性成分,如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组胺等。
食品学院
3、参与消除作用,形成短链脂肪酸
2021年维生素B专题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