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也就是说,元代是中国戏曲成型的时期。
中国古代戏曲与印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剧种”,而我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1
京 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一一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道光年间,汉调进京,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至清末民初,通称皮黄戏)。
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融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2
梅兰芳(雍容富丽)
程砚秋(深沉委婉)
四大名旦
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3
尚小云(刚健洒脱)
荀慧生(俏丽清新)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4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
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多次率团赴日本、美国和前苏联演出,将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的旦角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5
京剧的唱腔
①皮黄腔: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故又称为“皮黄腔”。
②南梆子:属于西皮类唱腔,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也可用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情致。
③四平调:四平调的唱腔、伴奏与二黄相近,曲调婉转流畅,极富歌唱性,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6
京 剧 的 行 当
行 当
分 类
扮 演 角 色
生
旦
净
丑
文丑、武丑、丑婆
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花衫等
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净花脸
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红生
男性人物
女性人物
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滑稽、诙谐的人物(或反面)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7
京剧中的四大角色 "生旦净丑"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 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
②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③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
④红生 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
⑤娃娃生 戏中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如《汾河湾》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宝莲灯》中的沉香和秋儿 。
中国戏曲曲艺
2020/12/8
8
旦行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专行。
①正旦 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念韵白,唱功繁重。
②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
③刀马旦
中国戏曲曲艺专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