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
第八讲
理气药
消食药
通便药
理血药
利水渗湿药
第五节 利水渗湿药
凡是以通利小便、渗利水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抗病原体、利胆、保肝、降压、抗肿瘤等作用。
茯苓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
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
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玉米须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性平。
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短赤淋痛,湿热黄疸等。
龙须茶
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内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龙须茶”口感不错,喝下去甜丝丝的,又经济实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夏季暑气重,龙须茶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它还能利水、消肿。
金钱草
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症。
还具有排石,抑菌,抗炎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金钱草粥
【组成】新鲜金钱草60克 ,粳米50克,冰糖15克
【用法】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攒拌溶化,随宜服食。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主治】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清热祛湿,利胆退黄,胆道结石,肋下常痛,厌食油腻。
【作用】清热祛湿,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蕴积于肝胆,胆道结石,肋下常痛,厌食油腻。
茵陈
茵陈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尿少,阴黄,湿疹瘙痒等。
中医药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