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要灾害及其灾害链.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主要灾害及其灾害链
第一节 灾害链的类型
一、灾害链的概念
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借助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生连锁效应,由一种灾害引发出一系列的其他灾害,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这种呈链式有序结构的灾害传承效应称为灾害链。
灾害链S(n)由n个相互关联的灾害要素组成,灾害链中的灾害要素用SG(n)表示,也是一个灾害系统,灾害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用R表示,灾害链所处的环境用E表示。因此,灾害链一般可描述为:
S(n)={SG(n),R,E}
灾害链中各种灾害相继发生,从外表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其内在原因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可初步认为,能量守恒、能量转化传递与再分配是认识它的重要线索和依据,灾害的发生往往是能量突变的结果。
二、灾害链的类型
根据灾害链的发生发展,一般可以归纳出五种灾害链。
1.因果型灾害链
这是指灾害链中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
如发生在山区的地震都会导致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滑坡或泥石流如果规模较大就会堵塞江河、沟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形成后就截断水流,上游不断形成回水、壅水,水位不断上涨,形成淹没灾害;一旦堰塞体溃决,会在下游形成溃决洪水灾害。这就是一个灾害链,多个灾害相互作用、相伴共生的过程,从而形成灾害链。
2、同源型灾害链
这是指形成灾害链的各种灾害的相继发生是由共同的某一因素引起或触发的情形。
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多、地震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这三种灾情都与太阳活动这个共同因素相关。
3.重现型灾害链
这是同一种灾害二次或多次重现的情形。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都是灾害重现的例子。
4.互斥型灾害链
这是指某一种灾害发生后另一灾害就不再出现或者减弱的情形。民间谚语“—雷打九台”就包含了互斥型灾害链的意义。历史上曾有所谓“大雨截震”的记载,这也是互斥型灾害链的例子。
5.偶排型灾害链
这是指一些灾害偶然在相隔不长的时间在靠近的地区发生的现象。这是人们在对过去发生的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一些可能相关的现象。例如,大旱与大震、大水与地震、风暴潮与地震等就属于这类灾害链。
第二节 重要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地震灾害及其灾害链
(一)地震及地震灾害的分类
1、地震及其分类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通常,人们认为地震是由岩石圈运动引发的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
地震一般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90%以上为构造地震。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从地震发生位置的地理环境上看,全球地震可分为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两大类;其中发生在海洋的海洋地震占地震总数的85%;发生在陆地的大陆地震占15%。但由于大陆是全球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地球上的地震灾害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地震。根据20世纪以来的地震灾害统计,大陆地震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占全球地震灾害的85%。
2.地震灾害及其分类
地震灾害按发生原因主要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三类。
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
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由地震原生和次生灾害引起的其他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诱发灾害。

主要灾害及其灾害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8.40 MB
  • 时间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