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 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 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 农村稅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 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 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 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 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 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 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 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 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 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 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 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 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
,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 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 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稅、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 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
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 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 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 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 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 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压滤机滤布厂家也就是通常 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 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 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 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 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 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 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 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 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 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 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 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 长即发展”、“稅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 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 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 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 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 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
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