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 刘军安
临床实践指南
循 证 医 学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主要内容
概 述
定义
意义
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
临床指南的制定方法和过程
临床指南的评价原则
临床指南的应用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
临床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由官方政府机构或学术组织撰写的医疗文件。是针对特定临床问题,经系统研究后制定发布,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决策的指导性文件。
这种将规范化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相结合的做法,对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指南
首先,临床指南是对现有资料和证据的全面客观总结。指南的制订,是对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进行评估分级,然后依据不同级别文献的结论给出适当的推荐意见。按照上述程序所制定的临床指南,应当是对特定临床问题的最佳医疗实践的总结,理应成为临床医生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指导。
第二、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临床指南也在进行不断地更新。查阅临床指南网站,除2212个临床指南外,另有991个临床指南因资料过时被撤消,1496个临床指南被更新。
由此可见,指南并非固定不变的。临床指南只有不断总结,进行不断更新,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第三,部分临床医生单纯根据证据级别决定是否应该采纳该项推荐意见,这种认识显然有失偏颇。可以理解的是,并非所有问题均需要随机临床试验(RCT)证实。
RCT证实,采用盲法请牧师对收入冠心病监护室的患者进行祈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是, 即使在西方国家,这种RCT的结论也不会被任何一个临床指南所接受。
第四,临床指南的推荐意见并非金科玉律不容违反。例如,拯救脓毒症行动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建议,对于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应当将中心静脉压(CVP)维持在8-12 mmHg。但是,多项临床实验显示,CVP不能准确预测心室舒张末容积。因此,将所有患者的CVP机械地维持在8-12 mmHg之间,无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显然也是错误的。
第五,国内外医学界的临床指南虽然层出不穷,但在其制订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伦理学和方法学缺陷。有作者指出,美国某制药公司承担了拯救脓毒症行动的前两个阶段所有费用的92%,从而严重影响了该指南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有关利益冲突的主动声明也已经成为共识和惯例,这也有助于读者自行判断指南或推荐意见的公正性。
与此相比,国内制订指南的过程存在更多的问题。例如,相关文献的检索、收录及级别评定均未按照国际惯例进行。
第六、与制订临床指南相比,国内学术界在实施指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有证据表明,绝大多数临床指南一经制定,即处于闲置状态,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临床惰性是更为普遍的原因。因此,如何影响临床行为,通过促进指南的实施,达到制订指南的目的,是指南制订者面临的更大课题之一。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医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