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乐园
教材分析:
本课是美好家乡单元中的一课,通过造型与表现的手段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和描绘。教材没有简单地让学生用单一的方法去表现候鸟的造型,而是在认读了鸟的基本形体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现方式。可以经过认真观察,用线描的方式来表现候鸟,也可以通过想象来进行绘画创作用色彩表现人类与鸟类愉快相处的画面,还可以用纸塑的形式制作候鸟。
我国的四大淡水湖中最大的是鄱阳湖。每年秋末东初,成千上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我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这里和原在这里定居的野鸭、鹭、鸳鸯等一起过东。其中有天鹅、白鹤、灰鹤、黑鸭、鹈等珍贵鸟类,使鄱阳湖成为“珍禽王国”,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越冬地。现在这里已经建立了候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候鸟的乐园。鸟是人类的朋友,爱鸟、护鸟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让孩子们把自己知道的珍稀候鸟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出来,营造一个候鸟的乐园。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的方法表现所感所想的事物。他们的合作、交流、独立操作的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启发引导。
设计思路:
鸟的形体是比较难掌握的,我用鸡蛋壳和吸管做成白鹤,一方面通过这个教具学生一目了然了鸟的形体,一方面我用这个教具和小朋友的对话来贯穿整个课堂。具体如下:
1、导入部分。本课我采用游戏导入法,用自制的玩具白鹤和小朋友的对话引入主题。欣赏它的家乡和伙伴,让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鸣叫,感受它生活的快乐。
2、展开部分。通过教具让学生了解到鸟的基本形体是由两个圆和一根曲线组成。直观的教具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继而在基本形上添加鸟的具体特征。
3、 深入部分。欣赏线描等各种绘画作品,启发绘画。欣赏各种材料做的候鸟,让学生探索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在认识了鸟的基本形体上用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候鸟。通过欣赏图片和作品,激活思维,构思出一个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美好乐园。
2、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候鸟以及它们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爱鸟、护鸟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美好家乡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候鸟,构建候鸟的乐园。
教学难点:熟悉鸟的基本形体,能用线描或想象画的方法表现出鸟的各种动态。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白鹤)
学具: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绘画——铅笔、记号笔、油画棒等颜料
制作——彩纸、双面胶、各种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师生互动
教学意图
一、导课
游戏
导入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出示用蛋壳和吸管做成的候鸟—白鹤)。白鹤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鄱阳湖里的一只候鸟,你们了解候鸟吗?”
用新鲜玩意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新授
候鸟的了解
同学把课前收集到的候鸟资料拿出来,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总结。
1、 候鸟是每年随季节的不同,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居的鸟类。白鹤说:“你知道为什么候鸟要飞来飞去吗?(在繁殖区天气寒冷,竞争对手少,食物充足)课后进一步讨论。
候鸟的乐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