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 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 素、卫牛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 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 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牛物制甜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 时间和年龄范围。
儿童基础免疫:卡介苗1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次,百白彼混合制剂3 针,两针(两次)间最短间隔时间为一个月;麻疹活疫苗1针。要求城市和已经 装备冷链设备的地区,在12月龄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尚未装备冷链和边远地 区儿童可在18月龄内完成:牧区(含半牧区)及人口稀少的边境地区在36月龄 内完成。同时还要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免疫的起始月龄不准比规定的免 疫刀龄提前(但可以推后人两针次间隔吋间最短不应短于28天(但可长于28)0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基础免疫才算合格接种。城市12岁儿童是否作卡介 苗加强,根据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决定。
3) 计划免疫的实施:
组织措施:接种方式有定点和分散接种,凡有条件和可能的地区都应实行定点 接种,以保证接种质量和降低疫苗损耗。接种人员城镇由基层保健构成预防保健 科(组)、乡镇卫牛院防保组(股、站)负责实施接种;农村由乡镇卫牛院防保
组或乡村医牛负责实施接种,在无乡村医牛和卫牛员的地区、乡村医牛和卫牛员 工作态度不可信的地区、乡村医牛和卫牛员技术不适应的地区可组织接种小组
(分队)实施接种。
接种剂量和部位:使用有效疫苗,正确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是保证免疫成功 的关键。如接种剂量与途径不当,可造成接种事故,如个别基层卫牛组织误将用 卡介苗作皮下接种而发牛成批的深部脓肿患者出现。
接种实施步骤:实施接种步骤及其工作要求如下:
计划免疫疫苗的禁忌证
世界一卫牛组织规定,计划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几乎没有禁忌证。
发热、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可进行接种,儿童腹泻时,仍可口服脊灰疫苗, 但不计入基础免疫次数,应在下次补服;
家长或临床医牛对止在患病的儿童接种疫苗有顾虑吋,应鼓励和动员他们进行接 种;若经劝告仍不愿接受,可暂缓接种,等愈后及吋补种;
对接种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发牛强烈反应(抽搐、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再接 种第二针。 根据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实际情况,处理疫苗禁忌证的原则为:受麻疹、脊髓灰质
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六种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以减少其发病 率与死亡率。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牛存、保护和 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 年3刀,我国政府总理已正式签署了上述两个卅:界性文件,为实现文件规定的各 项H标作出了庄严承诺。这两个文件涉及到预防接种F1标者,如下:到2000年,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到1995年,消除新牛儿破伤风;到1995年,与实行计划 免疫前相比,使麻疹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以此作为长期在全球 消灭麻疹的重要步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到2000年以后)。
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口服脊灰疫苗除外);
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暂缓接种,等愈后补种;
具体如何常握各种疫苗的禁忌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