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虚拟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1 0 前言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情况变化莫测,企业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正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s) 又称虚拟组织(anization) 、扩展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 、网络企业(Networked enterprise) 等,它是一些相互独立的商业过程或企业的暂时联合,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联合体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并迎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现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运作模式,虚拟企业已开始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paq 与Microsoft 组成的虚拟企业联合体, Del l 与Cisco 组成的战略联盟; Landon Associates 公司(LAI) 和Shipbuilding Ventures(SVI) 组成的虚拟造船厂(由8家从事不同专业的、分布于美国各地的公司组成);Intel 利用虚拟企业运作模式和 sharp 、NMB 共同开发快速闪存芯片(Flash Memory Chip) ;Boeing 与上海飞机制造厂合作的 Boeing737-700 平尾项目,至于外包(Outsourcing) 形式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则更为普遍。作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产物,虚拟企业种种成功的实践为当前国际企业重组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我国国有资产存量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再认识。甚至有人认为,虚拟企业将成为 21 世纪一种主要的、先进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但是,虚拟企业在帮助企业获得响应市场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 1992 年Intel 与日本 NMB 半导体公司组成虚拟企业以生产快速记忆芯片,但是由于 NMB 不能按时生产出合格的芯片,导致在产品市场启动时,Intel 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一年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再比如 1991 年由 Mips 公司与 6家半导体厂商建立的基于 Mip s 虚拟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2 微处理器架构的 ACE 虚拟企业,由于关键成员 DEC 和Compaq 的退出,以及核心企业 Mips 管理联盟能力欠缺、财务状况恶化、 R&D 经费削减与技术优势削弱, 而不得不迅速解体, Mips 公司自身也被 Sigraphics 兼并。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虚拟企业中的风险问题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首先是理论研究不足,目前关于虚拟企业风险方面的研究多是在风险中性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这一假设既不全面也与实际情况不符。其次,由于急于求大,急于进入全球化市场,急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思想,往往使一些企业忽视了虚拟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风险。其实际结果非但不能实现利益共享,反而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损失。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虚拟企业中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接着对各类风险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对虚拟企业中的风险进行事先监控。进一步地,本文设计了风险衡量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以辅助管理者对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力求为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支持。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点全文主要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虚拟企业的基本理论,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产生的基础,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定义。并进一步分析了虚拟企业特点和基本形式,这是虚拟企业存在内部风险的根源,为下一步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虚拟企业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在整体上将虚拟企业的风险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类,同时提出了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第三部分对虚拟企业所存在的内部与外部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识别与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虚拟企业内部风险的成因。第四部分提出了虚拟企业风险的衡量和评价模型,并构建了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是虚拟企业风险的控制,提出了风险分类预控的具体措施,并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同时提出了利用信任与合同形式来规避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分配的具体方案。论文的创新点在于: 虚拟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3 一、对虚拟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诠释,比较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特点。二、对虚拟企业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分析,解释了虚拟企业内部风险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三、构建了风险衡量与评价模型,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风险控制预警机制,在虚拟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实现了定性与定量方

毕业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