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
主编: 冀旺年
电 子 教 案
前 言
本书根据汽车空调新技术设备,结合检测维修实践,对汽车空调这个大系统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给予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语言通俗易懂,资料祥实可靠。
该教案按40学时制作,见课时分配计划。
考虑到各校的教学条件不同与电视教学的需要,教案中加入了大量的教学讲解内容,还有测试题与答案,以便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实践教学情况可有选择地安排及修改。
因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斧正。
课时分配计划
第 章
学时分配
专业讲授
实验实训
绪论
2学时
第1章
2学时
第2章
2学时
第3章
2学时
第4章
2学时
2学时
第5章
4学时
第6章
4学时
第7章
2学时
第8章
2学时
4学时
第9章
4学时
第10章
2学时
第11章
2学时
合计
机动2; 考试2;总计40学时
注:第7章与第11章根据情况可不讲,按排自学。
使学生明确了解课程任务和目的,明确空调的定义和空调发展,掌握汽车空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安全意识,了解中国汽车空调业的崛起 ,了解汽车空调的五大结构组成。
第 1 讲
1、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2、绪论
3、汽车自动空调的结构组成
教学重点:
课程的任务目的;空调与人体健康;空调的五大组成
教学难点:
安全意识与规则
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1)了解汽车空调的发展;
2)学习汽车空调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
4)培养汽车空调专门化的技术人员。
在学完绪论后应能:(1)详述现代制冷的发展历史;(2)阐述我国汽车空调工业的发展和成就;(3)认识汽车维修工厂和汽车空调维修中存在的危险。
绪论
汽车空调的定义
汽车空调是对汽车车厢内空气调节的简称。
空气调节是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洗涤或过滤、加湿或除湿、循环流动
或不循环流动等处理,并对空气数量和质量加以控制。
汽车空调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舒适性、经济性。
车内空气使人感到舒适的条件:
(1)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平均温度为:夏季25-28℃,冬季15-18℃。
(2)调节车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在30%-70%为宜。
(3)调节车内空气流动。,,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头部对冷比较敏感、脚部对热比较敏感)和调湿需要,采取上冷下暖的流动格式。
(4)净化车内空气。车内新鲜空气量应保持20-30m3/h,二氧化碳(体积)%以下。
汽车空调的发展
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液通过加热器的方法取暖。
1926年,第一台由电驱动的封闭式制冷器问世。
1931年,推出一种箱体与部件分开,需要组装的制冷器。
1938年,推出汽车空调的加热和通风装置(空气经加热、过滤,再形成循环流动)
1940年,各种样式的加热器和车窗玻璃除霜器已是汽车的标准附件。
1960年,推出第一台现代汽车空调系统,提供控制车内湿度方法(冷却车上
部、加热下部)。
1967年,警车、大部分政府部门和跨国法律代办处的汽车安装了空调。
后来,大部分客车都配置了空调,以及载货运输汽车也开始安装空调。
目前,它已推广应用到农用车辆和其它非道路机动设备上。从而形成了
一个新型工业----汽车空调工业。
近几年,不论是汽车空调的生产制造业还是保养维修业均得到了超高速的发展。
中国汽车空调业的崛起
* 1969年,长春一汽为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并安装在CA772红旗保险车上)。
* 1971年,一汽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红旗牌高级车上全部安装了空调装置。
* 1980年,一汽为红旗牌高级旅游车设计制造了客车空调装置,并完成了批量生产工作。
* 1981年,上海牌‘轿车’也研制了空调装置。
* 改革开放后,国内掀起了汽车空调热,几百个企业纷纷争上汽车空调。出现超规模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散、乱、差的局面。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经历十来年的风雨波折走上改组改造、联合发展的道路。上海内燃机油泵厂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引进生产五缸摇盘SD系列压缩机产品率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