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应该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说,听是语言的基础,而听力则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英语教学英语听力提高技能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针对学生实际来进行听力教学,并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呢?
一、学会对造成听力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是在辨音方面,学生不能辨别音素、单词音节、单词的重读和弱读及连读等。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要提高听力,首先要过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能听懂并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英语单词的正确读音,甚至不会正确发音,这样即使词汇量很大,也会影响正确理解所听内容;有的学生读单个的词读得很准确,但由于不懂连续、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从而无法正确辨认和理解所听的材料。
其次,是缺乏基本的英语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当遇到涉及这一现象的听力材料时就会感到困惑,无从理解。
再次,是受听力习惯的影响。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常受母语的干扰,听的时候精力集中在心译上,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习惯用汉语逐词逐句翻译出来。由于汉语句子结构、词序等与英语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理解错误,更不能做到听音会意,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多了一个心译的过程,而且对于一些较长的不含汉语习惯的句子,就更难翻译了,这样,速度自然就慢得多了,即使能跟上语速,也无暇顾及领会其内容,更谈不上捕捉言外之意了。
二、结合实际问题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如果学生能够习惯并逐步听懂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时所使用的英语,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就能积极地参加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其一,在学生学习26个字母和48个音素的时候,就应该重视辨音能力的培养。而在作这一项听力训练时,教师在听之前可以让学生先看听力内容,然后再听。这样难度就会降低,学生也愿意积极地配合,这样学生对听对话和短文的恐惧感就会逐渐消失。
其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中西文化差异较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不同,对文化差异的忽视,这些都会导致判断失误、交际受阻。因此,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认识本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也是听懂的一个重要前提。例如,在听一篇介绍英美人名的文章前,任课教师应对中国人姓名与英美人姓名的构成、排列加以简单的讲解,这样听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其三,要从听力习惯如手。英语听力作为一项习得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长久练
习,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学习效果。因此,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训练十分必要。依据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每天练习15至20分钟为宜。同时,要敢于挑战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以此增强自己胆量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说的难度大是指语速快和运用朗读技巧丰富的听力材料。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体验:一段听力材料起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