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独绝之文字
——元曲鉴赏训练题
/田海波
一.咏物写景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兰·春宴
元·元好问
梅残玉靥①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②,宜唱喜春来。
[注解]①.玉靥:似玉的脸颊,此处指梅花瓣。②.桃杏拆:拆,拆裂。指桃杏的花苞刚刚裂开。
①.后人在评价这首元曲时都认为“柳破金梢眼未开”这一句写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全曲作简要分析。
②.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曲内容具体说明。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元·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①,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 难道②风流种,唬杀③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释] ①“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②难道:难以描述。 ③唬杀: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元人陶宗义在《南村辍耕录》说:“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陶宗义认为“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的根据是王和卿在《醉中天•咏大蝴蝶》有这样的描述。请你结合这首元曲,紧扣“大”蝴蝶,谈谈这首元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烟寺①晚钟
元·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②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③?
[注释] ①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②礼佛:即拜佛。③禅定:坐禅时专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①.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②.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元曲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③来梦里。
[注释]①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 ②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③暗香:清香,幽香。
①.有人说“泄露”一词用得好,有人说“偏宜”一词用得好,请你结合本曲,选取一词谈 谈你的看法。
②.有人评价说:“此曲句句写梅,实则处处皆有作者自身灵魂的投影。”你认为呢,请结合该曲进行评析。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朝天子•西湖
元·徐再思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开墓。
①.“宜晴宜雨”化用了宋老苏的诗《饮湖上初晴雨后》的两句诗,请问是哪两句诗?
②.在结尾,作者以“老苏,老逋,杨柳堤梅开墓”作结,有什么意图?
二.叹世刺时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晨鸡初叫
元·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①闹。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①红尘:喻指扰嚷烦杂的人世。
这首元曲阐发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请你根据你的理解将它归纳出来。
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叹 世
元·白朴
忘忧草①,含笑花②,劝君及早冠宜挂③。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注释] ①忘忧草:萱草,据说嫩苗可作蔬菜,“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见《本草纲目》故有忘忧草之句。②含笑花:木本植物,木兰科,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象含笑的样子,故名。③冠宜挂:意即宜辞官。《后汉书•逢萌传》说:王莽杀其子宇,蓬萌对友人说:“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带着家属泛海到辽东去了。后人以挂冠指辞官,本此。
①.前三句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②.这首元曲意在叹世,作者在叹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吕]四块玉·叹世
元·曾瑞
罗网施①,权豪使,石火光阴②不多时。劼活③若比吴蚕似。皮作锦,茧做丝,蛹烫死。
[注释]①罗网施:指设圈套害人。②石火光阴:形容如石火迸发,转瞬即逝。③劼活:忙碌。
①.请将曲中最后三句的寓意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②.这首元曲是一首讽刺世态之作,请你结合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分析。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醉颜酡
元·刘时中
醉颜酡,大翁庄上走如梭。门前几个官人坐,有虎皮驮驮①。呼王留唤伴哥,无一个,空叫得喉咙破。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
[注释]①虎皮驮驮:虎皮袋子。
这首元曲未
古诗词鉴赏——元曲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