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Date
2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现代汉语词典》:
①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如,中庸之道。
②指德才平凡。如,中庸之才。
何谓“中庸”?
Date
3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程颐、程颢: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何谓“中庸”?
Date
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朱熹: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朱熹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典籍。
何谓“中庸”?
Date
5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课文注释:
中:折中,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庸:平常,普通,循常规常理而不变。
何谓“中庸”?
毛佩琦
Date
6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性”“道”“教”的含义及其关系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一体的,“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朱熹《论语集注·季氏》),天不仅化育了万物,而且把天的正理也赋予了万物,所以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谓道”,“率性”的意思并不是任由本性为所欲为,而是说,人们依照着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道”。虽然上天赋予人们的“性”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人所接受上天赋予的“性”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会造成过与不及的现象,这样就需要“修”,通过“修道”,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完善。
人之性,是上天所赋予的;道,是按照人的本性去做。教,教化,使道得以修明。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来“修道”的,教是为“道”服务的。因而,《中庸》强调,“道”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
难点解析
Date
7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中庸》论修道,也在“慎独”上下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道。
Date
8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杨震四知 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
君子恐惧乎其所不闻:东窗事发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秦桧死后,在地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探访他。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后遂用“东窗事发、东窗事犯”等阴谋败露,将被惩治;以“东窗妇”借指阴毒的人;以“东窗计”指阴谋诡计。
Date
9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三达德
儒家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并提,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
Date
10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中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