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余热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源、环保是制约水泥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新的追求目标。而水泥工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既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又可以降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同时由于我国面临的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节能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不论从外部环境到企业内在需求,纯低温余热发电都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预计余热发电将成为水泥行业投资的新热点。一、我国水泥工业余热利用现状 、预热器及预分解窑带补燃炉中低温余热发电、预热器及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三个发展阶段。在20世纪50~70 年代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对水泥需求量的增加和电力供应紧张,为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经历了第一个发展时期,70年代末 80年代初完成了对日伪时期建设的余热发电窑的技术改造,并新建了若干条余热发电窑。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在解决了余热锅炉所存在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和难题后,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大于 170kWh , ~ 元/kWh ,标志着我, 为原有中空余热发电窑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建一批类似生产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90 年代初,我国水泥工业以发展新型干法工艺为主。但由于国家对水泥的需求增加而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一时难于缓解,余热发电窑仍然有生存及发展的条件,主要以节能降耗、提高余热发电量、缓解供电不足的矛盾为目标,经历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带补燃炉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的完成,以及在工程上的成功应用,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利用电站的系统技术和装备,在充分回收利用水泥生产线低温余热的同时,配设环保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发热量小于 3000kcal/kg 以下的劣质煤(煤矸石) 进行发电或热电联供,循环流化床锅炉所产生灰渣全部回用于水泥生产。既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使我。上述技术的发展均以提高发电量,缓解电力供应不足为主要目的,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人们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世界上单纯以余热利用为目的的预热器及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在 80 年代初有了较大发展,其水泥窑废气温度为 350 ℃左右、熟料热耗为 2900 ~3300kJ/kg ,所配套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为每吨熟料 30~40kW ,这对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在发达国家,特别是能源短缺地区,纯低温余热发电已被广泛应用。我国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的研制起步较晚,始于 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一些地方开始应用。但与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九九五年八月,国家计委、国家建材局与日本国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签订了水泥余热发电设备示范事业基本协定书,由日方无偿提供一套先进且成熟可靠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用于中国现有水泥厂,通过科学论证和国内外专家的实地考察,日方提供的这套设备安装在宁国水泥厂 4000t/d 生产线上,发电机装机容量为 6480kW 。通过该项目在宁国水泥厂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新型干法水泥窑配套余热发电装置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它充分利用了水泥生
水泥工业余热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