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探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探析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探析摘要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 其创作强调美感, 注重对唯美之物进行全面而自然的诠释, 从而在感官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在简要介绍唯美主义及其与济慈之间渊源的基础之上, 分别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济慈诗歌之中的美感来源, 即现实之美、神话之美以及心境之美,并将这三种美与其具体诗歌逐一对应,辅之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大量的象征和大胆的想象, 继而展现出蕴藏在其诗歌之中的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关键词:济慈诗歌唯美主义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济慈( 1795-1821 ) 是英国 18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因其诗歌注重对美感的渲染, 又有“欧洲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之称。他才华横溢、想象丰富、笔触优美, 尽管其人生旅程只有短暂的二十六年, 且始终与贫困和病痛相依, 但他创作的诗篇却永世流传、誉满人间, 被认为是完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诗歌的特色, 是美感的化身, 他本人在文坛的地位则与雪莱和拜伦等诗人齐名。在济慈留下的诸多诗篇中, 最为著名的当数《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这些诗歌运用大量的联想和精湛的修辞, 再加上优美且婉转的行文, 无一不散发着唯美的气息、给人以至美的享受。一唯美主义与济慈唯美主义是 19 世纪英国文学艺术领域涌现的一股浪潮,后发展成为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运动。该思潮始于济慈,在 19 世纪后半叶达到顶峰,终止则以奥斯卡? 王尔德被捕为标志。唯美主义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在唯美主义者看来, 艺术是有生命的, 是至高无上的, 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所以, 人们在创作中应该注重建议性而非陈述性, 要充分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去最大限度地寻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 要不断追求以唯美的作品带给感官至美的享受。济慈作为一位爱美、崇美、尚美的浪漫诗人, 自然是把“美”奉作神明一般, 而在诗歌中去再现这种“美”则成为了他创作的头等大事。 1817 年底,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道: “于大诗人而言,美感胜过任何其它的考虑, 或甚至抹掉了所有考虑。”这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在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在 1818 年发表的第二部诗集《恩底弥翁》中, 他则于第一句赫然写道:“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这句话足以体现出“美”在他目心中的至高地位。他的诗歌, 无论是从行文方面评析, 还是从意象角度欣赏, 都无愧是唯美的化身; 于试听、亦或是于心灵, 都是无可比拟的唯美盛宴。自此, 唯美主义流派渐现雏形, 唯美主义创作日渐增多也日趋成熟, 济慈则被冠以“唯美主义运动先驱”的美名。二济慈诗歌――唯美主义的物化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出现, 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而济慈的诗歌却赋予了这种思想以物质载体,让它仿佛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使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读到它、听到它, 甚至能够触碰到它, 从而真正地理解了这种思想。所以, 济慈的诗歌当之无愧是早期唯美主义的物化。在济慈的作品中, 其美的来源有三个: 一是现实中的美, 这种美多是在细致的观察之后,通过细腻而优美的笔触展现出来的; 二是神话中的美,济慈借用古希腊神话,通过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 展现出的不仅是故事的唯美,更是其思想的至美;三是心境中的美, 这种美可以看作是济慈内心悲喜的转化, 散发出的

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