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余华小说《活着》、《一个地主的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余华小说《活着》、《一个地主的死》论余华小说《活着》、《一个地主的死》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 编号: 13YJA751039 ); 湖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 号)成果之一。摘要:本文通过对余华的两部新历史主义代表作――《活着》和《一个地主的死》的解读, 阐述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思想内涵。关键词:余华;新历史主义作者简介: [1] 江军( 1986- ) ,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2] 彭在钦( 1964- ) ,男,湖南浏阳人,文学硕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现当代文学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 湖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评论与中外影视文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2-2139 ( 2014 ) -15-0-02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有其特有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和大写历史的小写化; 历史性和文本性的制衡与倾斜以及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1] 一、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和大写历史的小写化海登? 怀特曾指出,历史的事件虽然具有真实性,是客观存在过的, 但是他是过去的, 是我们所无法感同身受的, 因此它只能以“经过语言凝聚、置换、象征以及与文本生成有关的两度修改的历史描述”的面目呈现。我们所看到的历史, 并不具有真实可靠性, 而是附加有历史记录者个人或团体特有的情感色彩的再次记录。在传统历史主义的观念看来, 根据历史所生成的文本, 往往以一元化、整体连续的面目出现。但是一元化的历史常常摒弃历史的复线与多样, 而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具有鲜明阶级特征的政治叙事。新历史主义则一改传统历史主义的观念, 将目光聚焦于通常所不被注意的或与传统历史主义观念不完全同步调的历史景观。注重将单线的历史复线化、多样化, 将注意力放在整体宏大的历史中的细枝末节,将大写的历史小写化, 具体化。在传统历史主义的文本中,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是较多被反映的,尤其是解放军如何浴血奋战、人民群众如何支持配合解放军,这些都是重点描写对象。但是对于国民党的溃逃常常是很程式化的一笔带过。《活着》中则一反传统历史主义文本中的主体描写解放军方面, 而是将目光投入被围困的国军, 反映他们对战争的态度、对解放军的态度以及在包围圈中的生活等等。这些可能是传统历史主义文本中所从未触及到的。尤其是在包围圈中不同的人对战争、对自身命运所持有的态度,将战略反攻包围数十万国军这样一个单线历史复线化了。作为军官的连长, 知道战争无法继续下去, 所说的“委员长的救助”也是无法兑现的, 于是他选择携款逃跑。作为被拉来做壮丁的福贵等人, 是急切的想要回家, 他们更希望对面的解放军打过来, 能够解救他们。作为国军中以打仗为谋生方式的小兵, 他们不在乎是替国军打仗还是加入解放军, 他们也没有牵挂, 他们更愿意投降然后倒戈继续战斗。这些在不同人的眼中所看到的历史, 充分的完成了将传统的单线历史复线化的任务。在《一个地主的死》中, 同样存在着单线历史复线化。如果说从传统历史主义的观念来说, 这部

论余华小说《活着》、《一个地主的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