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目录制度页码 1 、课堂教学规范 2 2 、学科计划拟写内容及要求 4 3 、教师备课制度 5 4 、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7 5、作业的规定及批改制度 9 6、待进生辅导学生制度 11 7、教学质量反馈制度 12 8、教研活动制度 13 9、听课评课制度 14 10、教师调课审批制度 16 11、教学卫生制度 17 12、图书室管理制度 18 13 、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19 2 课堂教学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 40 分钟要质量,特制定课堂教学规范如下: 1 、教师应提前 1 分钟到达教室门口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上课铃响后, 教师立即进入教室。教师喊“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 教师“请坐下!”开始上课。下课铃响后, 教师喊“下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教师“解散! ”。每个教师要准时上课, 按时下课, 不迟到、不早退, 不无故缺课。不允许随意延时,不允许私自加班补课,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者,一般应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 2 、教师服装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大方,不允许上课带手机。体育教师上课一般都要着运动装、运动鞋。准备要充分, 课堂教学环节要齐全。不允许无教案上课或用旧教案上课, 教学态度要端正,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杜绝学生在课堂上打闹、随意讲话、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睡觉等现象发生。 3、教学目标明确, 层次分明, 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 概念明确, 讲授清楚, 语言表达精练、准确, 通俗易懂, 使用普通话, 杜绝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 4 、教学内容的密度和容量适当,课堂气氛要活跃,要充分利用好课堂 40 分钟时间, 做到精讲多练, 新课讲授( 包括师生双边活动) 时间控制在 25- 30 分钟以内,保证学生每堂课有 10-15 分钟的自主练习或检测。 5 、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讲练结合, 当堂消化,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3 6 、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符合学科特点,易于学生接受,课堂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体现讲课重点, 字迹清楚、规范, 不写错别字,对课堂中发生的突然情况要灵活冷静处理。 7、尊重学生、循循善诱, 不歧视差生, 不讽刺挖苦、辱骂学生, 不允许将学生赶出教室。 8 、要抓住课堂教学重点,做好课堂小结,要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学科计划拟写内容及要求 1、教师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新《课程标准》、《德育纲要》, 教材和学生实际, 开学前( 新教学班在开学初) 认真制定学科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交学校存档备查。 2 、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及要求: (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掌握“双基”及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要求: 有对班级学生性别、年龄特征分析; 有对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的分析;有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 有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2) 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存联系, 知识点和重难点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 有对本册教材在小学阶段地位分析;有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简述。(3) 制定本学期总体的教学目标: 包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教学育德的总体要求。要求: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有教材的重难点。(4) 安排教学进度:进度安排合理;每周教学内容(课题)分明; 有期中、期末知识整理复习时间; 标明每周教学课时数; 重要的辅导活动(如:参观、学科知识竞赛和成绩考核等)。(5) 制定落实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要求:有自身完成教学任务的举措; 体现因材施教;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有培优辅差措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可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5 教师备课制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也是教学工作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信口开河, 为把好这一关,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备课的规定备课必须做到: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学生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教龄满 20 年的教师,主备科(语、数、科)如坐班教学同科可使用上年教案, 可不编写新教案。但必须认真备课, 以对在课本、上年教案的圈点、评注代替教案。使用上年教案的教师, 在备课时必须依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规定的渗透点、渗透内容,在教案或课本上批注出来。(二)教龄不满 20 年的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 1 、教案要能反应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①课题或教学内容; ②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制订);③教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免费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