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概论第二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节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0 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发展、人口空前增加、资源空前消耗、环境空前污染的时代。在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多数人都陶醉在运用人类智慧创造的科学奇迹征服改造自然的胜利当中。在 70 年代初,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享受利用资源的同时,正在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极大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逐步恶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概念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响应,已成共同关注的命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概论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就产生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6-3 世纪),孟子: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林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管仲: “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走出漫长的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到 19 世纪末,第二次技术革命带动了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如通讯、电力、机械、钢铁、石油、汽车等行业。在这些大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向地球索取各种资源:金属矿产、石油、煤炭、木材等。在 19 世纪最后 30 年里,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多,钢产量增加了 54 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5倍。进入 20 世纪,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地推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由此更多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人们开发、消耗自然资源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这些资源的消耗给人类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和提高。但不幸的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人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地球的资源日益减少,地球的负担日益加重, 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到本世纪 50-60 年代,由于战后人口剧增、环境恶化、污染加剧,先后出现了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等公害频繁发生。我国兰州市于 20 世纪 80年代开始,也多次发生光化学污染。纵观人类历史的进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远古时代,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完全依附并受控于自然。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还谈不上大量索取自然资源,只是依靠刀耕火种从土地中获得生存和繁衍的物质保证。而当科学技术较发达时,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 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尝到了甜头,从而使“人是世界主宰”的思想渐渐占了上风。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人类中心论”、“科技力量无限论”最终导致了人类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人们为了谋得发展、追逐利益,为了本国、本民族、本地区乃至本届政府的利益,对自然界进行疯狂地、毫无节制地掠夺。人和自然的关系演变成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20 世纪末,一方面由于过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采利用,使自然资源(化石能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各种新兴工业的发展,使污染更加严重。当人类面对耕地锐减、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海洋、河湖、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生物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时,面临一些足以使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困难时,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人类不是随心所欲的地球主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天人合一—利用自然—改造、征服自然—和谐共存”,经历了一个轮回,所幸的是,在人类进入 2l世纪的时候,人类终于发现并认同“可持续发展”这个朴素真理。 2002 年南非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 1962 年卡森: 《寂静的春天》 1972 年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 《增长的极限 The Limits to Growth 》 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我们的共同未来 mon Future 》 1992 年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八章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