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跟踪两会中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三十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 同时市场经济制度愈加完善, 中均增长率。2 012 年 GDP 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看来,过去 30 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 新生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市场制度的初步建立, 解放了长期被落后制度压制的生产潜力, 这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然而, 社科院最新的绿皮书明确指出,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世界前列, 今后必将面临资源能源需求量持续上升、缺口日益扩大的问题。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必将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因此向“低碳”转型才是未来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显而易见的是, 中国在享受高增长的同时, 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包括环境方面、能源方面。建国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关口。在这种形势下,思考怎么样转型, 怎样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型方案才是当务之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政治经济的“风向标”,“两会”中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下面我来就今年“两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希望有更多的人多这些问题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早在春节之前, 民主党派已经分别向今年的两会提交了多份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其中,致公党提交了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而农工党提交的提案名为《关于合理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台盟则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这表明,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国家发改委也表示, 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项措施。很显然, 经济结构的调整, 离不开“低碳”“新能源”等词语。对这两个词语谁都不会感到陌生, 但是作为转型目标的“低碳经济”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的“新能源”要实现并非易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拿汽车工业来说, 从 2009 年开始,我国的汽车生产总值开始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国内企业对汽车业也是热情高涨。然而传统汽车业因为高排放高污染的原因, 并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对不能再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也是“竭泽而渔”。汽车工业发展中产生这样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因为这种矛盾不仅仅在汽车工业有所体现,在其他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两会上, 汽车界代表、委员纷纷为汽车行业发展献言献策。“调结构、促转变、谋发展”将是今年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其中, 注重长远发展、开拓新能源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汽车行业需要在探索“低碳”的道路上将担负起更多的责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发展的脚步就应该适当放缓。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对新能源的和低排放低污染燃油的研究力度, 着眼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论文.doc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