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评审标准.doc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标准
1. 团队 基础 与 结构 (20 分)
1 - 1 团队 建设基础 (10 分)
团队建设单位与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屮心 等组织机构建设紧密结合,设置合理;
以系列课程或专业搭建的团队建设平台,符合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 建设的实际;
团队具有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高;
团队教风建设成效明显,教书冇人氛围好,整体教学效果优良。
1-2
团队结构
(10 分)
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屮、青结合,可持续发展趋势好;
团队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度;
团队屮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高,达到50%以上;
团队成员整体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2. 团队 带头 人
(15 分)
2 - 1 学术地位
(3分)
团队带头人应为木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职称,具有较强的指导研究 生和青年教师的能力;
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形成独有建树的 学术思想,为木学科发展做出较突出的贡献。
2 - 2 学术成果
(6分)
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精品课程,取得的成果在同领域学科专 业内影响力较大;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材奖;
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获得的其它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数。
2 - 3 课程建设与
授课
(3分)
团队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团队课程建设并做出重要贡献,熟悉木学科专业及课 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或主持过省级以上有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的项H ;
承担团队核心课程主讲任务,坚持每学年在木校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一门以 上,教学效果优秀;
具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称号。
2-4 品德与能力
(3分)
师徳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师徳奖励称号,或省部 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纟R织管理能力,能指导木团队的教学改革和教学 梯队建设,一般应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
3.
团队教学 工作(30分)
3-1
课程体系
(7分)
团队成员讲授的课程形成体系,便于开展教学研究与合作;
符合团队建设目标要求;
课稈体系科学、完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反映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 业)前沿。
3-2
教材建设
(6分)
有教材编写规划和鼓励教材研究的政策、措施;
近伍年承扌 1!过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任务,教材出版层次高。自编教材特色鲜 明,使用效果好;
编写的教材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3・
团队教学 工作(30分)
3-3 教学 成果 (7分)
团队教师主持过省级示范性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项目建设;
教学改革成果显著,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以上奖励次 数多;
近七年来团队承担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多、经费多、项H来源级别高。
3-4
教学改革
特色
(5分)
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实践,团队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政策、 措施具体有力;
教学改革特色鲜明,特色点符合团队建设目标,如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 课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