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研论文:发展研究“十二五”计划战略选择.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政研论文:发展研究“十二五”计划战略选择

  中国相当数量的企业是要亏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具有在较低增加速度的背景下盈利的能力。为了避免未来中低速增加阶段到来时陷入困境,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就应该推进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和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
  “十二五”时期,中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长久向好的基础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同时面临的制约条件也在增加。应该把推进发展方法的实质性转变作为“十二五”计划的根本,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的一项关键任务。
  发展方法或“增加模式”的转变已经讲了多年,之因此没有取得全方面、实质性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和发展阶段相关。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现有发展方法还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维持,有一定潜力。但进入“十二五”时期后,情况将会发生主要改变。
  首先,过去能够维持的部分原因已不含有可连续性。比如,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因为美国等储蓄消费结构的调整,中国出口市场将面临结构性改变;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很可能使部分行业原有的基于低成本竞争的商业模式无利可图。
  其次,增加的中低速度时代总是要到来的。中国现有增加模式是“速度效益型”的,相当数量的企业是要亏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具有在较低增加速度的背景下盈利的能力。为了避免未来中低速增加阶段到来时陷入困境,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就应该推进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和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
  同时,部分年来的投资高速增加已经积累了部分新的金融风险。只有重视并加紧发展方法的转变,才可能控制已经有的风险,并预防形成新的问题,才可能使中国经济在以后的发展中减弱或避免大的金融动荡的冲击。
  所以,“十二五”时期很可能是主要的转折期。假如发展方法的转变没有实质性推进,将见面临突出的发展不可连续问题。
  “十二五”期间应加紧主要领域和关键步骤的改革,推进对应的政策调整,实施四大战略,从而推进发展方法的实质性转变。
  一、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关键的城镇化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城镇数量、城镇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全部有大幅度的增加。1978年到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由%提升到%,年均提升近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亿增加到亿。
  即便如此,中的国家。连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使大多数农民不再是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少数继续从事农业的人群走上产业化、当代化的道路,是处理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也是中国扩大内需最具潜力的领域。
  现在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有就业岗位能够使农民就业;另一个是在有工作的基础上,农民及其抚养人口成为完整意义上城镇居民。这就是所谓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据测算,中国农民工总规模约为亿左右,其中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民工大约为亿。不论是否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抚养人口全部未能公平享受城镇的基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假如能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假设每十二个月能使5%的农民工约1000万人实现市民化转变,使之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经过drc-cge模型模拟,估量将使中均上升约个百分点。模拟发觉,农民工市民化能够促进居民消

政研论文:发展研究“十二五”计划战略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