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散文化特点.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散文化特点.pptx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散文化特点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一篇极美的小说。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 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 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意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小和尚明海 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
整体看来,汪曾祺的小说结构松散,舒放自由,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随意,他 多写生活场景,细节,还有经验,掌故,风俗,天文地理,颇似真实的生活。汪 曾祺的文章主体表达的是爱与美、温情与风俗,从而形成了它的散文化的特点。 这个特点的形成与他的创作思想不无关系。
一、创作思想
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曾这样描述自己:我就是一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 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 愿以价钱上的多少来为万物作一个好坏的评价,却愿意考查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 快不愉快的分量。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宇宙万物在运动中,在静止中, 在我的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的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却显然不能同 一般目的相结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另外一句话说来, 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 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这些其实就是沈从文先生写作时所持的审美态度,这些话 也对和他有差不多气质的汪曾祺先生所持的写作态度相同。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 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受戒》 与沈从文的《边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汪 曾祺先生也说过:“我对艺术的要求是能给我一种高度的欢乐,一种仙意,一种 狂。我最易在艺术品之前敏锐的感到灵魂中的杂质、沙泥、垃圾,感到不满足, 我确确实实感觉到体内的石灰质。这个时候我想尖起嗓子来长叫一声,想发泄; 想破坏;最后是一阵涣散,一阵空虚掩袭上来,归于平常,归于俗。”
汪曾祺小说创作不仅与老庄的精神传统、与废名沈从文的文学风格相联系,
而且与整个民族精神有着内在的血缘承袭关系。汪曾祺对生活始终充满一种乐观 主义的平民化态度,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民间审美观念的认同,使他的小说具 有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中描述的清新柔婉、恬静浑朴的图画,既是作者个人面
1
对现实黑暗和痛苦的一种方式,也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是深蕴于民族心理
中的和谐理想之梦。作者的个人叙述与民族的精神传统趋于一致,这使他的创作 具有了独特的人格力量和永久的艺术魅力,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二、小说结构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主要是由“小说的结构”来体现的,常常是先写 环境,再写人,而且是写“事”重于写“人”。其结构是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构建 的,也就是说,是按照生活“本来的原貌”来描写的。
作品中虽有故事情节,但在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它们却不是主要的。淡化 情节,追求一种散文式的结构是《受戒》的一大特征。它不以情节取胜,精心描 绘的是那一副副清新淡泊、意蕴高远的水乡风俗画。作者的笔调平淡冲和,漫漫 道来,信笔所至,似在拉家常,似在做素描。情节被淡化在素描之中,淡化在气 氛的渲染中。但正如美的散文,它是形散神聚,文章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副画面 都在讲述着人性之美,都在肯定着人的价值。
正如老师沈从文,汪曾祺也非常着力于民俗环境的

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散文化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喜好问题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1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