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7《昆明的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6《昆明的雨》
【导入门】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城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
那么昆明的雨是不是也别具特色呢?汪曾祺对昆明的雨又有怎样独特的情怀呢?
【目标牌】
,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重点)
,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难点)
,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自学径】
一、记文常
[解题目]
题目交代了写作的主要内容。
[辨文体]回忆性散文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越古今的旷达和淡泊。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知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查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二、立基础
[标段落][圈词语][记音形]
乍(zhà) bì(辟)邪(xié) 鲜yú(腴) lí(篱)笆(ba) 格调(diào) yāo(吆)喝(he) mù(暮)年  tái(苔)痕 密匝(zā)匝 瞠(chēng)目结舌 张目结舌  鸡枞( cōng)  釉(yòu) 黄mèn(焖) 鸡草茎(jīng)松毛择(zhái) 花骨(gū)朵
[释词义]
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格调、风格”辨析
同:二者都有“风范”的意思。
异:“风格”比“格调”的范围大,也可以说风格包含格调。风格是表现在外在的景象、态度、举止,也指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

17《昆明的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376 KB
  • 时间2020-1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