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控制措施.doc品质控制措施
产品品质是指产品在功能、外观、规格、安全性和实用 耐用性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一件合格的产品,首先必须符合 客户的品质要求,产品品质标准的建立与实施,不仅使生产 有章可循,也使品管系统有法可依。
品质控制是为了达到和实现品质要求所做的各项活动 的管理,也是企业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 协调、组织、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回馈等各项活动的总 称。
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有六点,也就是常说的"人、机、 料、法、环、管”,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管 理。
1:人员
熟悉的操作人员与工作习惯及作业时的情绪等。
2:机器
机器设备的精准度与安全性能、刀具的锋利度等。
3:材料
材料的品质与特性等。
4:方法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异常处理、流程排序等。
5:环境
温度、湿度、清洁卫生、物品摆放等。
6:管理
设计开发、工作安排、流程管理、生产计划等。
了解了影响品质的几大因素,其次就是品质控制的四大 环节:
1:设计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和生产之前,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品质 问题给予充分的考虑,这也是给生产过和可能出现的品质问 题提前预防,设计之初必须考虑的是加工过程中的“防呆 法”,即生产工人无需过多的了解产品也能加工出好的产品, 让作业方法尽可能的简单化。
2:制程中的品质控制。
制程加工是产品品质的直接形成过程,抓好每一个工序
的质量保证与预防工作,才能对产品品质因素进行全面控 制,具体工作有以下几点:
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产品,不合格材料厂在加工之初 就进行控制,不允许上线加工,杜绝品质隐患。
标准规范化的流程是产品的保障,违反作业流程必然出
现品质问题,无论是作业员还是管理员,都必须严格按标准
的流程作业。
《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标准规范化的《作业指导书》是员工规范操作的基本条 件,是科学的作业方法,只有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 作,才能防止品质问题的发生。
车间主任和责任品管必须随时掌握生产中产品的质量 动态,防范于未然,。员工对所加工的产品自检,上下工序 相互检查,品管人员的抽检,车间主任和管理者的巡检。
对于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一旦被检查出来,首先必 须立即停止该产品的加工,避免批量不良,其次要做的便是 对该不良品进行标记与隔离,为证实产品的合格情况,有必 要对不合格品发现前所加工的产品进行全检,然后及时上报 上级部门与职能主管,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是否让步放行、 返工还是返修。生产系统应尽快对不合格品采取补救措施。
品管人员跟踪最后的处理意见与处理结果,并作书面报告呈 交上级部门。生产系统对此类问题做出改正与预防方案,杜 绝类似事情重复发生。
作业员娴熟的技术和熟练的技巧是品质稳定的重要保 证,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显得十分重要。
生产部门各级管理者都必须将作业管理放在首位,完善 监督与检查制度,加强生产过程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制止, 并追究责任人。
生产部门有责任对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发挥广大技术人 员作用,广泛听取改
品质控制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