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40]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归总应用题.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教学《归总应用题》的一点体会 410005 长沙市楚怡小学杨文婷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 它的教学必须理论结合实际, 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应用题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的,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习题,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应用题常常人为地编造情境; 有的应用题题材老化, 数据过时, 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这就使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也吃力。所以, 我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在《归总应用题》的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和加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生活取材,改编教材。正因为传统的应用题应用得过于牵强, 所以在教学时, 可以对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适当的调整、改编,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在《归总应用题》中,教材 112 页的例题是: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 12 米, 10 天修完。如果每天修 15 米,几天修完?对于修路,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曾经听说过,但并未经历过。而到商店买东西,却是每个学生都肯定体验过的。所以我从学生生活取材, 将例题改为到水果店买水果, 根据学生最熟悉的两个数量关系“总价÷ 数量= 单价, 总价÷ 单价= 数量”编题让他们解答。二、 CAI 辅助,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应用题由于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一看到应用题就头疼, 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在教学“归总应用题”时, 我一上课便以老板的身份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一家新的“利民水果店”今天新开张, 里面的水果价廉物美, 欢迎大家光临。同时运用 CAI 进行演示,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1元5角/斤1元/斤2元/斤5元/斤学生一听便乐了, 买东西, 是他们平时经常做的事情, 现在连上课也是买东西, 而且老师成了老板, 多有意思啊。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准备上水果店采购一翻呢。三、发现问题、引导探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进入水果店后, 马上就发现只有梨没有标出单价, 这时我趁机告诉他们: 由于进货时太过匆忙, 所以忘了, 只记得批发商曾说过, 买四斤苹果的钱只能买两斤梨。听到这句话, 学生的脑子便马上动起来了, 他们多么急切地想知道梨的单价啊。而根据他们平时的生活经验, 要知道梨的单价, 必须先知道四斤苹果的总价,然后根据总价÷ 数量= 单价这个数量关系,用苹果的总价除以梨的数量,才能求出梨的单价。其实, 像这种先求出总价或其它总量的应用题就是归总应用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买水果,并结合前面刚学过的数量关系总价÷数量= 单价来求单价, 在不知不觉中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归总应用题, 并探索出了解答归总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四、适度开放,激发创造。开放题指具有现实背景意义的条件不充分, 答案不唯一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在应用题教学中适度引进开放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

[2040]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归总应用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