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审美价值的探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审美价值的探索摘要: 音乐的美是永恒的美,如果音乐美失却了审美价值就不称其为音乐美,同时,音乐的其他价值只有与审美价值交融, 成为有机的整体, 才能是有音乐价值的属性, 才是属于音乐的价值。音乐无国界, 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音乐体现出和平的气息, 音乐美的价值就在于它展现了人类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趣味,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追求。音乐美的价值不但包括审美价值, 还包括道德价值、宗教价值、娱乐价值和应用价值等。而在这些价值系统中, 审美价值才是核心价值、本质价值。谈论音乐美的价值不谈审美价值就不称其为音乐美,同时音乐的其他价值只有与审美价值交融,成为有机整体,才有音乐价值的属性,才是属于音乐的价值。在音乐的审美价值系统中, 大致可以从形态方面、情态方面、意态方面、风格方面四个方面的审美价值。 1 形态美由音乐的各种表现因素构成的音响动态结构是立美主体, 按照美的规律构建的艺术化结构。其中我们听到的音乐旋律的千姿百态, 和声的丰富多彩, 节奏的各种流动, 音色的无穷变化,给人听觉上审美需要的满足,而欣赏者创造想象力的发挥在还原乐曲的形式中,可获得更充分的审美喻悦,正如汉斯立克指出的“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对抗、追逐、遇合、飞跃和消逝……, 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对于熟悉某种音乐文化声音构建模式的欣赏者, 在声音结构发展时, 习惯于对动态的趋向有一种期待, 由于不断地跟随和预期作曲家的意图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例如我们在欣赏由古琴曲《梅花引》改编的曲子《梅花三弄》时, 仅看标题, 在欣赏时就会产生一种期待, 这“三弄”是怎弄的?曲子中的三弄出在给我们感到美的愉悦……可见音乐形态美不仅可以给人听觉审美的愉快, 还能使人在幻想力、逻辑力的发挥上得到满足, 在情意的张弛、焦虑与解脱上得以激活,并在把握结构的生命形态上得到充分的审美体验。 2 情态美情态美是指作曲家寄托于形态美中和各种情思。这些情意能真实地反映人类细腻、微妙的感情世界。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音乐最善于表现人来情态的各种类别,以及同一类别的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如同样表现“别情”《阳关三叠》中的别情是深情厚渲的友情; 《葫茄十三拍》中的别情,却是哀怨动人的无可奈何的情; 《洪湖赤卫队》中体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从容就义的豪情,这么多年富的情感笔墨不能穷尽,只有音乐才能表达出来。 音乐不仅能细腻地展现各种情态的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色调,那种瞬间变化, 无从把握的情态。 音乐可以同时表现不同情的结合、交织、对比使之具有多层次的立体感。如《梁祝》为例,在梁祝中不断有梁山伯的形态、祝英台的形态,封建势力的形象,抗争的形象。欣赏时我们能感觉到音乐同诗歌相比就在于能同一时间内表达不同的甚至于相反, 多种综合的形象。 3 意态美音乐的意态是指内蕴于深层的意境、音韵、音味, 这些意态能使欣赏者获得精神的超越, 想象力的自由、人性的回归、高峰的体验, 使主体心灵的生命意识强化, 就具有其他艺术不能替代的审美价值。音乐的意态美不但可以使人获得精神的超越, 而且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中国文人音乐“心超物外”、“神游气化”的音韵中, 人们会进入“宁静又

音乐审美价值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