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包括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该指标体现了国家的开发程度或者说该该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即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专业银行,为本国提供出口信贷的商业银行进行保险的一种方式。
3、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指政府运用政策在限制一些产品进口的同时,发展这些产品的国内生产,用国产品满足本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本国的工业基础。是用国产品替代进口品的工业化过程。
4、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例,它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改善或恶化状况。
5、部门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 :或者称产业内贸易,是现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属于同一部门的商品交易,如用本贸易 (Horizontal Trade), 它们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日益上升 , 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倾向 , 国际上一般采用格鲁贝 - 劳埃德指数
Grubel-Lioyd Index )统计部门内贸易占整个贸易的份额。
6·国民预算线 (National Budget Line) :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下 , 一
个国家各种消费选择组合的轨迹。
7、普遍优惠制度(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GSP ):简称普惠制,
是工业发达国家承诺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的制度。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是普惠制的三项主要的原则。
8·商品倾销:是指低于成本(或正常价值)出口销售的行为,被视作为不公平贸易行为
9·非关税壁垒措施:是指各国政府除了关税以外所有用以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进口配额制、 " 自动 " 出口配额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出口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国内税收制度、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和繁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包装标签规定等
10·里昂锡夫之谜: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11 贫困化增长:指一国家由于某种原因是传统出口的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绝对下降。
1
12 世界贸易组织:于 1995 年 1 月 1 日建立,取代 1947 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处理国家间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的国际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
基础。
13、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出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问答题: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一直是贸易保护最有力的论据,也被落后国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该
国贸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