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 ·奥奥斯斯丁丁のの追追求求简· 奥斯丁及《傲慢与偏见》的精神价值探究学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成员: 张妤舟年级: 初三指导老师: 张苓入口【写作目的】-2- 还记得第一次读《傲慢与偏见》,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那些性格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 美丽善良的两位女主人公:机智诙谐、活泼开朗、偏见的伊丽莎白,冷静沉稳、温柔娴淑、宽厚的姐姐简,两位英俊、富有、高贵、有修养、有才干的男主人公:平易近人的宾利,内敛稳重的达西, 再加上其他众多形形色色的人, 以及简· 奥斯丁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得小说丰富有趣,引人入胜,令我爱不释手。由于对《傲慢与偏见》一书的深深喜爱, 我便想更多的去了解作者简· 奥斯丁, 从查找的资料中, 我逐渐了解了简的一生。简流传后世的作品虽然备受赞誉, 但她一生的际遇并不顺畅,当时的人们对女人写小说抱有偏见,因此简只能私下里写,也并不敢以真名出版,当她好不容易遇上顺风, 却不久便患上重病, 与世长辞了。最令人叹惋的是简的爱情, 她与初恋对象汤姆· 勒弗罗伊情投意合,却由于财产、地位的限制受到家庭的阻挠,忍痛分离,但简始终无法剪断对情人的丝丝爱意,便终身未嫁,孤独一生。了解了这些后,我不禁产生了疑问, 《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人公中的遭遇多少与简和汤姆· 勒弗罗伊有些相似, 但达西与伊丽莎白最终走到了一起, 找到了幸福, 而汤姆·勒弗罗伊和简最终只能成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获得幸福的简,却让小说中的有情人走向了幸福,她的用意何在? 她的《傲慢与偏见》仅仅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吗?是什么力量促使她把自己的悲剧变成别人的童话? 那么,请带上这些疑问,与我一起步入简· 奥斯丁的世界,探寻她的内心吧! -3- ★欢迎来到 Austen 庄园★城堡先去拜访一下主人吧~ 了解简· 奥斯丁神秘的一生! —————————— 4 藏书室关于简· 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点点滴滴! —————————— 9 影像院《傲慢与偏见》的电影一共有 9 个版本哦~ —————————— 13 后花园看大家都是怎样评价简· 奥斯丁的吧~ —————————— 15 咖啡厅煮上一杯香醇的咖啡,细细研读书中的情节……—————————— 16 教堂《傲慢与偏见》的主题是爱情与婚姻,全书或详或略涉及了五门婚事……—————————— 18 茶社沏上一壶香气缭绕的清茶,品味作者的一番苦心……—————————— 20 工作室部分探究过程将要曝光咯!精彩不容错过! —————————— 2 -4- 城堡【简· 奥斯丁小传】我的感想: 简· 奥斯丁的一生平凡、短暂、孤独,具有悲剧色彩, 但命运坎坷的她却从未放弃过对文学的热爱。坚持, 或许便是她最终获得成就的内在精神原因吧……简· 奥斯丁( Jane Austen , —— ), 1775 年 12 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 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 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 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 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 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 给了她自学的条件, 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 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 1800 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 住了四年左右, 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 1809 年再搬到乔登。 1816 年初她得了结核病,身体日益衰弱, 1817 年5 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 可是医治无效, 不幸于同年7月18 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奥斯丁21 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 题名《最初的印象》, 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 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 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 1799 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 换名为《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 《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 ,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 Northanger Abbey ), 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 《曼斯菲尔德庄园》( Mansfield Park ) 《爱玛》( Emma )和《劝导》( Persuasion ), 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 只有 1816 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
《傲慢与偏见》精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