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2篇
2018-08-20本文目录《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地基本思想。
毛主席对于我国那个时期的十个主要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xx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共产主义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论十大关系》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建设思想。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适当地安排国民经济,提出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
提出我国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文章讨论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提出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不能离开经济建设来片面地强凋国防建设。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
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影响。
但是毛泽东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
《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
《论十大关系》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对十大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系列方案,从而达到"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的目的。
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是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
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他提出了"没有调
《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