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阅读的学生
2014-04-08 09:38 阅读(225)评论(5)编辑删除
不会阅读的学生
张鸣
据统计,中国出版物,70%以上,都是教材。而且人均年阅读量很低,平均不到1本。中国有近亿的学生在上学,但谈到阅读,都是强制性的,读的不过是教材,还有一点老师推荐的教辅材料。就那么可怜的一点自主阅读的比例,还有相当大的份额,是几类无聊的作家的杰作,诸如穿越、盗墓、玄幻、种马小说。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上网人数成亿地增加,但人们在手机上阅读的,90%以上,都是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稍微讲求一点逻辑,讲一点道理的文字,网民(相信多数都是学生)就看不懂。
有大人物出来呼吁,中国的母语教育需要加强,因为学校过于强调外语教学了。教育部积极响应,据说要把高考的外语分值降低,北京市中考,率先实行,英语从150分降到了100分,而语文分值如旧。接下来估计还会增加语文教学时间,增大课时量,以强调他们如何重视母语教育。
这样的改,有效果吗?有,不过是反着的,越折腾,学生的母语水准越差,现在只是好坏不分,再过一阵儿,就该嫉好如仇了。从本质上,中国的语文教育的模式就有问题。对于教育者而言,语文教育,应该是通过成型知识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语文,增益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读写能力。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识字过程,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但是,中国的语文教学,小学识字阶段的课文,被矫情的拟人、比喻性的范文所充斥,教学过程,似乎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好好说话。基础的识字阶段过后,语文课本的范文倒是有几篇像样的文章了,但每篇文章的教学,都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背景。然后就是字词句,分析拆解。每篇文章都会有中心思想吗?作者这样告诉你们了吗?作者的写作背景,你们怎么知道的?段落大意,只有一种概况方式吗?只能按老师的意思来概况吗?
这样范文,不用老师教,读读也许还有点意思,老师讲完,做一系列烦人的作业,就像一颗
不会阅读的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