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与控制策略.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与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 D0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 ( 2014 ) 21-0011-02 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介的发展, 促进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 这不仅损害政治人物的名誉和利益, 更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与国家利益,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动摇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诱因。一、网络政治谣言的含义(一)谣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登? 奥尔波特和利奥? 波斯特曼认为, 谣言是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 是为了使人相信, 一般以传播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 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证实其确切性的阐述或诠释。我国学者胡钰认为,“谣言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 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1]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谣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其真实性未经相关主体证实; 该消息得到广泛传播。(二)政治谣言从内容上分, 谣言可分为政治谣言、经济谣言、军事谣言、社会生活谣言和自然现象谣言[2] 。政治谣言是有关政治生活的谣言。它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斗争的产物, 往往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有意捏造,是对有关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的攻击和诽谤[2] 。(三)网络政治谣言网络政治谣言是以网络为载体而进行传播的政治谣言,是“指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特定政治需要, 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 在没有事实根据或虽事出有因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严重失真的情况下, 对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进行有意诬陷、攻击和诽谤的政治传言。它是国际、国内政治权力斗争和政治利益矛盾的产物”[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政治谣言的特点:一是与特定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有关;二是以互联网等为传播载体;三是具有无国界性、全球化的趋势。二、网络政治谣言的形成原因与传播路径分析据调查显示,在 2012 年出现网络谣言 671 条, 其中涉及政治外交的谣言占 % (35 条) 。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多,但影响非常大,尤以 3 月流传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为代表。陕西省副省长包庇“表哥”杨达才这一谣言同样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 卡斯特罗在 2012 年数度登上谣言榜, 多次被传病危、去世。我们将通过这几则谣言的案例来分析网络政治谣言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路径。(一)网络政治谣言的形成原因 1. 政府信息缺位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这是网络政治谣言大行其道的最主要原因。 2012 年9 月份流传的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包庇“表哥”杨达才一事, 之所以引起广泛影响,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信息缺位, 从陕西省纪检委、财政厅到政府新闻办公室并没有及时给出正面的解释, 从而导致谣言越演越烈。而“军车进京, 北京出事”案件, 除了案件本身的敏感性和信息缺位之外,政府未能有效监管也是导致该谣言引起巨大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民众的谣言传播心理和自我表现意识。网络以及新媒介的发展, 极大地满足了网民的好奇心理。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 网民对那些不清晰、被掩盖的事件反而具有更大的兴趣, 通过新媒介、新科技, 网民在探寻事件真相的过程中, 又会做出自己的想象和推断。同时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个人的自我表现意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制造、传播谣言可以引发他人关注,提升知名度,满足了个人的自我表现心理。 3. 媒体“守门人”角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以及新

浅析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与控制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