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搭配
韩村中心小学 孙迎迎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97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构建知识坡度。
师:同学们去过公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比公园更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数学广角),你们想进去玩一玩吗?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
生:有!
(课件出示)小精灵说: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
师:你觉得可能是哪个数?
生:12或21。(板书)
师:“有可能是1或2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题中要求是两位数,1或2是一位数。
师:那么12和21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师:那我们就来试试看,到底是哪一个吧。
输入“12”,门打不开,输入“21”课件演示门打开。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尝试学习
第二道门出现。(课件出示:我这道门的密码也是两位数,但它是由1、2、3当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
这可有点难度了,你先猜猜可能是几?(12、23、31等)
大家这么回答问题你有什么感觉?
这么回答很乱,容易遗漏和重复。怎么把组成的两位数的情况不重不漏地全部找出来呢?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课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把数写在练习纸上,最后数出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
(二)、展示交流
汇报一下:你们找到了几个数?
汇报交流结果并介绍方法,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来,让学生观察。
师: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教师在黑板上用卡片摆一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三)、点拨提升
师:不同的两位数,你觉得采用什么方法来写能写得又快又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