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城市的一种新理念,其核心是将城市当作最重要的国有资产,用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理念进行运作,以实现城市建设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2020/12/25
1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是资本的实物形态,目前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 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
城市作为国有资产的最大集散地,已成为最大的一份有形国有资产。
2020/12/25
2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经营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在城市的相互竞争中,基础设施是奠定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所以,每个城市都争相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世界银行提示,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少于GDP的5%。
如果城市政府按照这一比例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那么大部分城市所有的财力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可能还不够。所以,每一个城市政府都希望能大量举债。但是,大量举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有很大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2020/12/25
3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由国家统一投入、统一管理、供城市居民无偿或低价使用,没有形成再投入机制。加之经济实力不足、资金匮乏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使我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一段时期内阻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 ,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城市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日益减少,城市发展逐渐形成了基础设施需求强劲但有效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这是我国经营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
2020/12/25
4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经营城市的概念
所谓经营城市,就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所有资产进行集聚、重组、运营,从中获取收益,谋求城市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它是对城市建设只讲投入、不讲收益的计划经济时期公共福利老路子的一种重大改革,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城市建设市场化路子,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三位一体发展原则中的最高形式。
其实质上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采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观念和行为。
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理念的一种转变。
2020/12/25
5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街道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这笔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新路子。
2020/12/25
6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经营城市的内涵
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政府
经营城市的客体是“城市资产”
经营城市的实质 :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所掌握的土地、基础设施、各种公共服务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采用有偿使用、协议出让、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转让、抵押、拍卖等市场经营形式将“城市资产”推向市场,利用市场的作用发展和建设城市,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从而解决在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经常存在的投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2020/12/25
7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城市经营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把“城市资产”包括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的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的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以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
2020/12/25
8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缓解政府在城市建设资金上的困窘;
促进城市建设效率的提高;
推动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
保证城市规划的实现;
使城市建设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城市的意义
2020/12/25
9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概述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