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4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4其他器.ppt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通常又叫绝缘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简称为PMOSFET,用字母PM表示。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已发展了多种结构型式,本节主要介绍目前使用最多的单极VDMOS、N沟道增强型PM,
1
编辑ppt
因源极S与漏极D间存在寄生二极管。管子截止时,漏源间的反向电流就在此二极管内流动。因此,PMOSFET又可用图b表示。
在变流电路中,PMOSFET自身的寄生二极管流过反向大电流,可能会导致元件损坏。为避免电路中反向大电流流过PMOSFET,在它的外面常并接一个快速二极管VD2,串接一个二极管VD1。因此,PMOSFET元件在变流电路中的实际形式如图c。
2
编辑ppt
特点——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
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
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
热稳定性优于GTR。
电流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功率不超过10kW的电力电子装置 。
3
编辑ppt
1、当栅—源极间的电压UGS≤0或0<UGS≤UV(UV为开启电压,又叫阈值电压,典型值为2~4 V)时,即使加上漏—源极电压UDS,也没有漏极电流ID出现,PM处于截止状态。
2、当UGS>UV且UDS>0时,会产生漏极电流ID,PM处于导通状态,且UDS越大,ID越大。另外,在相同的 UDS下,UGS越大,ID越大。
综上所述,PM的漏极电流ID受控于栅—源电压UGS和漏—源电压UDS 。(ID受双重控制)
4
编辑ppt
(1) 输入阻抗高,属于纯容性元件,不需要直流电流驱动,属电压控制器件,可直接与数字逻辑集成电路连接,驱动电路简单。
(2) 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可达1 MHz,比GTR器件快10倍,可实现高频斩波,开关损耗小。
(3) 为负电流温度系数,即器件内的电流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负反馈效应,因此热稳定性好,不存在二次击穿问题,安全工作区SOA较大。
1. P-MOSFET的主要特性
5
编辑ppt
2. PMOSFET的栅极驱动电路
1. 对栅极驱动电路的要求
(1) 为PM的栅极提供所需要的栅压,以保证P-MOSFET可靠导通。
(2) 减小驱动电路的输入电阻以提高栅极充放电速度,从而提高器件的开关速度。
(3) 实现主电路与控制电路间的电隔离。
(4) 因为PM的工作频率和输入阻抗都较高,很容易被干扰,所以栅极驱动电路还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6
编辑ppt
理想的栅极控制电压波形如图,提高栅极电压上升率duG/dt可缩短开通时间,但过高会使管子在开通时承受过高的电流冲击。
正、负栅极电压的幅值UG1、UG2要小于器件规定的允许值。
7
编辑ppt
2. 栅极驱动电路基本电路型式
(a) 共源极电路; (b) 共漏极电路; (c) 转换开关电路; (d) 交流开关电路
(1)图a是共源极电路:相当于普通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电路。
(2)图b是共漏极电路:相当于射极跟随器。
(3)图c转换开关电路:PM1与PM2轮流驱动导通可构成半桥式逆变器。
(4)图d交流开关电路:PM1 、VD2导通时,负载为交流正向;PM2 、VD1导通时,负载为交流负向,它是交流调压电路的常用形式。
8
编辑ppt
图4-21 P-MOSFET逆变器
3. 驱动电路举例
1、图4-21是一种数控逆变器,两个P-MOSFET的栅极不用任何接口电路直接与数字逻辑驱动电路连接。
该驱动电路是由两个与非门与RC组成的振荡电路。
当门Ⅰ输入高电平时,电路起振时,在PM1、PM2的栅极分别产生高、低电平,使它们轮流导通,将直流电压变为交流电压,实现逆变。振荡频率由电容与电阻值决定。
9
编辑ppt
图 4-22 直流斩波的驱动电路
2、图4-22为直流斩波的驱动电路。斩波电源为UD,由不可控整流器件获得,当管子PM2导通时,负载得电,输出电流Io>0。当PM2关断时,VD4续流,直到Io=0,VD4断开,接着PM3导通。
10
编辑ppt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4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4其他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43 MB
  • 时间2020-12-25
最近更新